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川网原创

“暖心牌”背后是“治理牌”:成都这条街巷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 | 阳光下的守护

2025年08月19日 23:33: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摄影报道

“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员……随时欢迎到这里休息、接开水,还有女性应急关爱包。”在泡桐树街,几乎每家商户门前都立着这块暖心的牌子。

商户前立着暖心牌子

泡桐树街,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紧邻宽窄巷子,这条以酒吧餐饮为主体的情调小巷,成了不少慕名宽窄巷子而来的游客的另一打卡地。街面是熙攘的游客,楼下是热闹的商户,楼上是需要安静的居民,如何兼顾三者的利益,成了一道难题。

近日,记者随“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泡桐树街寻找答案。

“有矛盾,那就解决矛盾。”黄瓦街派出所民警刘晓琴告诉记者,转变的契机来源于,当地街道办事处牵头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所、社区,与泡桐树78户商家、居民代表共同建成的“商居联盟”。

“商居联盟”建立了商家居民微信群,搭建政府职能部门、商家与居民之间沟通交流平台,经过充分释法说理,明确了商户隔音、消防、摆摊、油烟等标准规范和应尽义务,共同维护街区良好和谐秩序。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牌子,正是由派出所、社区和商居联盟共同发起暖心活动的展示。泡桐树街孙二娘私房菜掌柜补充道,除了户外工作者,商户也为游客提供这项服务。

黄瓦义警

“大家熟络了工作就好开展了。”刘晓琴随即发起了“黄瓦义警”的招募——通过组织优秀的党员民警辅警带头,成立非警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站,发动商家和居民代表一起组建了志愿者巡逻队。“义警可以配合派出所开展街面治安巡逻、安全防范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噪音扰民治理,特别是在晚上七点到十点,人流高峰期,‘黄瓦义警’可以提醒游客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在维持街面排队等候就餐的游客秩序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刘晓琴认为,这让商家和居民提高了主人翁意识,有了“保护好家园”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自然而然,矛盾就少了。

同样的思路也被用在另一条“网红美食街”奎星楼街上。人流量增大,商家店铺越来越多,噪声和油烟污染,导致商家和居民的矛盾突出,奎星楼一度成为了辖区的治安热点。“黄瓦义警”组建半年后,奎星楼街总警情同比下降约两成,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七成,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约八成,群众、商户、游客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在街巷间不断提升。

编辑:王敏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