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网首页

四川蓬安:稻飘香 粮满仓

2025年08月21日 19:20:3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在蓬安县睦坝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收割机穿梭在田间,驶过之处,饱满的稻粒被尽收“囊中”。眼下,蓬安县25万余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一眼望去,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蓬安县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核心,从选种育种、科技赋能等方面入手,科学助力粮食生产,提升粮食产能。

良种:好种育出千斤粮

近日,蓬安县2025年水稻新品种展示评价会在睦坝镇虹管村举行,164个水稻新品种集中亮相。当地的高标准农田边,标牌标注着品种名称、育成单位等信息,农技干部、种子经销商近距离观察株高、穗长等性状。

“后续将结合实际测产和专家打分,筛选适宜品种供农户选择,让优质品种走进千家万户,助力全县粮食生产提质增效。”蓬安县植保站站长王琳介绍,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该县还同步选育水稻良种。此次集中展示品种涵盖中熟、晚熟类型,从抗病性、丰产性等方面综合评价打分,筛选出华浙优210、荃两优879等1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为2026年水稻主推品种提供依据。

在睦坝镇武胜村,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有关专家,正对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验收。

测产现场,农机手驾驶收割机驰骋在稻田间,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随后,专家组将收割回来的稻粒依次进行称重、测定水分、除杂等,进行实际测产。

“我们严格按照测产办法进行田间实收测产,最终测得水稻最高亩产780.1公斤,平均亩产758.9公斤。”专家组相关负责人说,该展示片严格按照南充市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要求建设,为丘陵区打造“吨粮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优质品种,是合作社水稻增产的关键之一。合作社今年种植的水稻品种是县农业农村局推荐的‘品香优秱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倒性突出、颗粒饱满、适应性广等特点。”武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人沈勇介绍,合作社全程采用“暗化催芽、无纺布覆盖、全程机械化、绿色防控”为核心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实现了水稻高产高效。

良技:田间满满“科技范儿”

眼下,在蓬安的广袤农田,收割机穿梭,机械化收割水稻;烘干房内,设备开足马力;智慧监测平台实时护航粮食安全……如果说新品种是蓬安水稻稳产丰收的基础,那么科技的加持则让蓬安粮食丰收有了更多保障。

8月18日,来到巨龙镇羊角嘴村,只见村党支部书记王喜全正带领村干部检修收割机、烘干设备、大米加工线。

“我们村水稻的耕、种、管、收、烘干、加工均实现全程机械化。”王喜全指着村委会办公室一旁刚建好的烘干房介绍,烘干房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共有4台烘干设备,每天可烘干130至140吨水稻。机器烘干稻谷不仅能快速、均匀地降低含水量,有效防止霉变,还能节省时间、人力成本。

近年来,蓬安大力推广现代化农业种植方式,全域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积极培育农机服务主体,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事+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农机大院)创建等农业项目,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努力构建“1+5+N”现代农机服务体系,即1个县级农机服务中心、5个片区农机服务中心、N个乡镇级重点农机服务组织,提供销售、生产、维修、培训等全链条服务。同时,支持建设农机服务“互联网+”平台,引导农机服务主体开展农业生产托管、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全过程机械化服务;组建农机农艺融合专家团队,推动“五良”融合,技术到田,形成服务能力较强、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保障横跨睦坝镇、巨龙镇、正源镇的12.9万亩粮油安全产业带高效生产,蓬安县还成立县属国企南充常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专班主导+国企主建+群众主体”推进体系。

在常丰农业公司农事服务中心功能完备的智慧大厅内,大屏实时展示着农田病虫害等情况。“借助大数据监测,我们能第一时间掌握农田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作物质量。”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可提供农机服务、育秧育苗、粮食烘干、大米加工、粮食仓储等服务。

如今,随着蓬安“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推进,各种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应用让蓬安的农业生产逐渐迈向智能化。

(供稿/供图:蓬安县委报道组 汪泽民)

编辑:刘亚宇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