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网首页

旺苍以米仓山大峡谷建设为引擎 绘就生态发展新图景

2025年08月22日 08:33: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唐福升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8月21日,记者从广元市旺苍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了解到,该县立足米仓山大峡谷的生态与资源优势,通过“基础设施升级、特色产品创新、品牌影响扩大”三维发力,将景区打造为区域生态发展的“样板间”,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共赢,为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基础设施升级:夯实景区“硬支撑”,提升游客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是景区运营的“生命线”。旺苍县聚焦游客出行便利度与体验舒适度,投入2.3亿元开展系统性升级,构建“通路、便民、智能、安全”的服务体系。

交通网络优化:推进景区核心区域道路改造,新建18公里旅游专线公路,从“瓶颈路”变为“畅通路”,直接破解景区通行难题,目前景区通行能力较此前提升60%。

配套服务完善:同步补齐服务短板,新建8座3A级旅游厕所(满足游客卫生需求)、3处生态停车场(兼顾停车功能与生态保护),安装20块智能导览牌(提升游览便捷性)、120组休息座椅(增强游览舒适度),让“便民服务”覆盖游客行程全程。

智慧与安全保障:建成覆盖全景区的5G网络(支撑线上互动与信息查询)和应急广播系统(保障游客安全),为景区运营加上“双保险”。

通过系列升级,景区游客日均承载量从600人跃升至2500人,彻底摆脱“小容量、低体验”的局限,为承接大规模游客、发展全域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特色产品创新:挖掘文旅资源“差异化”,激活文旅消费潜力

旺苍县跳出“单一观光”的传统模式,深度融合峡谷生态、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打造“可玩、可感、可带”的特色产品矩阵,推动景区从“流量”向“留量”转化:

主题线路定制:结合游客需求细分市场,开发4条特色主题线路——“峡谷探秘+红色研学”(融合自然景观与红色教育)、“森林康养+民俗体验”(聚焦生态康养与本土文化),满足亲子、研学、康养等不同群体的需求。

特色项目引流:推出“夜游峡谷”灯光秀(打破景区“白天游”局限,延长游览时间)、川北民歌实景演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本土文化),打造“夜间经济+文化体验”的新增长点。

文创商品培育:围绕“米仓山大峡谷”IP,开发“米仓山茶”“峡谷腊肉”等20余种文创商品,将“景区记忆”转化为“可带走的产品”。目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景区文化类消费收入同比增长39%,实现“文旅融合”的价值变现。

品牌影响扩大:线上线下“齐发力”,释放景区辐射效应

旺苍县通过“线上破圈+线下造势”的推广策略,让米仓山大峡谷从“区域景区”走向“全国视野”,同时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

线上推广创新:精准把握年轻群体喜好,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起“探秘米仓山大峡谷”话题挑战,邀请网红达人实地直播推介,借助“UGC内容+达人流量”的模式,让景区相关内容累计播放量超3000万次,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线下节庆造势:持续打造“米仓山红叶节”“高山杜鹃赏花”等节庆IP,通过“季节性景观+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同时获得央视、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30余次报道,进一步强化景区“生态+文化”的品牌标签。

带动周边增收:品牌影响力的扩大直接转化为“经济红利”——今年以来,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2亿元,更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增收2300余万元,实现“景区发展”与“群众致富”的同频共振,真正发挥了生态发展“样板间”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旺苍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深化米仓山大峡谷“生态+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全力推动文创产品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进一步释放生态发展红利,为周边县域生态资源转化、文旅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旺苍方案”,持续擦亮区域生态发展“样板间”品牌。

编辑:刘亚宇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