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网首页

广安:锦旗背后的鉴定“降费减负” 司法温情暖心

2025年08月22日 16:21: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一面印有“鉴定减费惠民生 司法为民显担当”的锦旗被送至广安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这面锦旗,是当事人刘某对司法技术室暖心服务的诚挚谢意,同时也揭开了一段司法为民、助力群众解困的故事。

纠纷遇困局

鉴定费成“拦路虎”

刘某作为实际施工人,参与了多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因工程款结算存在争议,需对工程量、工程造价和面积测绘等事项进行司法鉴定。可前期施工已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再面对高昂的鉴定费用,刘某无疑将陷入经济困境。

收到业务庭移送的鉴定材料后,司法技术室工作人员仔细查阅案件材料,敏锐察觉到刘某的难处。随后,刘某也向工作人员坦言,依照传统鉴定流程,需支付高达160余万元的鉴定费,实在无力承担。如何在保障鉴定质量的同时,为群众减轻负担,成为推进建工案件鉴定工作的一大难点。

破局用实招

新型模式来解困

为切实解决建工案件鉴定费用高的难题,技术室迅速行动,创新采用“竞争性比选”的鉴定新模式,即“公开比选、择优选用”。在启动鉴定程序后,通过邀请多家具备资质的工程造价鉴定机构参与报价,优化鉴定流程,减少非必要环节,从报价、效率等维度综合比选,最终选定报价金额最低、用时最短的鉴定机构。经采取“竞争性比选”鉴定模式,鉴定费较之前大幅降低,刘某所起诉的建工案件单案就减少近30万元,累计节省近80万元,实实在在解决燃眉之急。

降费不减质

司法有温度

此次鉴定服务,是司法技术室聚焦群众需求的生动实践。通过“竞争性比选”,打破单一委托模式,既引入市场竞争压减成本,又以“优中选优”保障鉴定质量,让“降费减负”与“司法公正”并行不悖。自采取“竞争性比选”鉴定模式以来,广安区人民法院累计为涉诉群众节省鉴定费约320万元。鉴定模式的创新探索,不仅帮助像刘某这样的涉诉群众渡过经济难关,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担当。

一面锦旗,是认可,更是鞭策。广安区人民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积极探索降本增效路径,让公平正义既有力度,更有暖人心的温度,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里都能感受到司法为民的初心。(供稿/图:广安区人民法院 彭胤蔓 袁小钦)


编辑:曾璐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