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携“朋友圈”亮相 拉开嘉年华之夜序幕
2025年08月22日 20:17:44 来源:四川新闻网
涪江之畔,诗风浩荡。8月22日晚,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嘉年华之夜在唐代诗人陈子昂故里遂宁射洪举行,一场以“古今同脉,精神永续”为主题的《陈子昂朋友圈的千年诗歌会》拉开本次嘉年华之夜的序幕。
现场,李白、杜甫、辛弃疾等历史名人“穿越”而至,与当代中华儿女共聚一堂,以诗为媒、以笔为剑,演绎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脉传承盛宴。
嘉年华之夜现场
陈子昂“朋友圈”跨时空集结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随着李白豪迈的吟诵,舞台化作千年前的金华山读书台。这位“诗仙”以涪江水为引,道出此行缘由:“今日齐聚射洪,只为拜谒初唐文坛革新之祖——陈子昂!”
话音未落,陈子昂的“至交好友”卢藏用、“诗圣”杜甫、“狂草大家”黄庭坚、“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历史人物逐一登场。他们或以诗论道,或以剑言志,共同勾勒出陈子昂“敢破敢立、心系家国”的精神图谱。
作为承载观众人数创历届之最的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嘉年华之夜,承办地射洪是陈子昂故里。因此,晚会启幕便提出了“陈子昂的朋友圈”这一概念,通过跨越时空且新颖活泼的互动形式,串联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旨在弘扬在地文化、普及中华传统文化,让观众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根脉。
嘉年华之夜总导演胡洪佳介绍,李白曾视陈子昂为偶像,从陈子昂开始,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体现出心怀天下的家国责任感。而在他看来,诗歌背后所承载的气节精神与情感根基,正来源于诗人朴素而热烈的家国情怀。
嘉年华之夜现场
从诗骨到锂都的千年呼应
跟随节目的演进,从历史长河奔涌至现代,射洪的“当代后浪”以科技报国续写新篇。明代文人杨澄的后裔、射洪于家坝抗日英雄于渊的传人、天齐锂业技术总监涂明江等纷纷登场,诠释“子昂精神”的时代内涵。
“先生走后,我翻山越岭抄录诗文,只为保住这缕文脉!”明代射洪人杨澄的扮演者手持泛黄的古籍,动情诉说。而涂明江则以锂业人的身份宣告:“先生革新文坛,我们以‘锂’赋能时代!这担当,一脉相承!”
“设计这一情节,是希望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陈子昂所代表的传统文化风骨,至今仍有深刻的感染力。”胡洪佳说道。
作为本次表演陈子昂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赵忠志对陈子昂的学识、骨气与担当进行了深入了解。他表示,本次演出形式新颖、环环相扣,以穿越的形式进行隔空对话,不仅能满足当下人们对穿越剧的喜好,还能传习传统文化及其精神,让观众关注中华文化的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晚会的舞台设计上,上场通道和下场通道按涪江进入与流出射洪段的河道弯道等比截取,形成“山川河流的通道”,这不仅暗合陈子昂的文化精神如涪江水般流淌千年、从未中断,生动诠释“传承”的深意,更融入“寸土不让”的精神内核,以山河意象象征对家国土地的坚守,让少年在登台领奖时,感受山川河流和土地带来的力量。
嘉年华之夜现场
少年执笔绘就盛世新篇
节目最后,陈子昂将目光投向观众席:“少年郎!你手中的笔,承载着未来!”全场青少年齐声回应,以书画传习为誓,共绘“古今同脉”的盛世长卷。
“这场派对不仅是诗歌的狂欢,更是文脉的接力。”胡洪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让青少年感受到:陈子昂的‘诗骨’从未远去,它化作射洪人的担当,流淌在涪江水中,铭刻在锂都的科技里。”
夜幕下,涪江波光粼粼,似在应和千年前的诗篇。这场穿越千年的诗歌派对,让文脉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射洪儿女血脉中奔涌的力量。
嘉年华之夜现场
川网传媒·四川发布记者 杨璐绮 王洋 马梦飞(实习) 摄影报道
编辑:宋俊梅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