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修竹篇惊艳“亮相”,开卷人深度解码笔墨千秋|开卷有益
2025年08月22日 20:33: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川网传媒-四川新闻网记者 李婷婷 摄影报道
8月22日晚的射洪,晚风裹挟着墨香与诗意。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嘉年华之夜的“开卷有益”环节,当黄庭坚行书《陈子昂修竹篇》电子卷轴缓缓展开,国家一级演员赵忠志化身开卷人,引领全场观众徜徉笔墨之间。苍劲笔触中,黄庭坚的书法韵味与陈子昂的诗韵风骨交相辉映,在射洪夜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惊艳对话。
作为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咏物抒怀之作,《修竹篇序》以修竹喻君子气节,赞颂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而此次展出的黄庭坚墨迹,更堪称其晚年行书艺术的巅峰之作。“细观此作,笔法最见功力。”赵忠志立于巨幅投影前,向观众解析笔墨细节:横画舒展如千里阵云,竖笔劲挺似老松立崖,提按转折间力道充沛,墨色浓淡干湿变化丰富,让人直观感受“诗中有画、书中有骨”的妙境。
“结体上打破常规楷书的端庄,疏密对比极具张力。”赵忠志进一步解析,“‘竹’‘风’等字中宫收紧,四周笔画向外辐射,如修竹拔节般舒展洒脱;偏旁部首的错位避让,让每个字如舞姿灵动却不失重心,尽显‘狂而不怪’的法度。”
相隔数百年的陈子昂与黄庭坚,早已因诗歌“神交已久”。陈子昂主张的“兴寄”理念,在黄庭坚《寄黄几复》中得到生动诠释。元丰六年冬夜,身处德州平昌的黄庭坚思念千里之外的好友黄几复,十年未见的牵挂化作“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千古名句。在书信需数月传递的年代,这份友情在笔尖流淌,让真情跨越山海。
谈及对青少年书画传习的期待,赵忠志说:“学习书画,不仅仅是学技法,更要从笔墨中读出修竹般的高洁品格,让风骨融入血脉才是‘开卷有益’的真正意义。”
“开卷不是终点,而是传承的起点。”随着电子卷轴缓缓收起,舞台上“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的字样亮起,与射洪夜空的星光交相辉映。这场“开卷有益”不仅让黄庭坚的作品惊艳亮相,更让陈子昂的精神风骨直抵人心。在这片孕育诗骨的土地上,笔墨千秋的故事正被新一代青少年续写,文化传承的种子已随墨卷展开,在青少年心中悄然发芽生长。
编辑:宋俊梅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