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川网原创

传统笔墨与创新意境如何碰撞出惊艳火花? | 开卷有益

2025年08月22日 20:41: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川网传媒-四川新闻网记者 周琼 摄影报道

一支柔毫,蘸取微润的浓墨,在宣纸上行走,通过“提、按、顿、挫”的微妙变化,简单的线条被赋予了万千姿态,黑白之间,气象自成。每一滴墨的晕染,都是对传统的致敬;每一笔的创新,都是对未来的应答。

8月22日晚,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嘉年华之夜在“子昂故里,诗酒之乡”四川射洪举行。现场“开卷赏析”环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本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法类评审专家王道义对本届书画传习大赛全省决赛中国书法组获奖代表作品进行评析,随着他的讲述,传统笔墨与创新意境碰撞出惊艳火花的秘诀被道出。

“本次由评审组统一选出的5幅获奖代表作品分别代表书法5种书体‘篆、隶、楷、行、草’。”据王道义介绍,5幅作品分别是来自网络赛区郑稀文选手的《李商隐<无题>小篆条幅》、来自成都市晏奕乐选手的《李白<听蜀僧濬弹琴>隶书中堂》、来自成都市尹和蘩祁选手的《<增广贤文选抄>楷书中堂》、来自江西九江王鑫瑞选手的《荀子<劝学>行书条幅》、来自内江市刘若淼选手的《陈子昂诗句<怀君万里别>草书条幅》。

“本次大会共有81幅书法类获奖作品,在取法传统经典,用笔、结构、章法、款式以及文本文字的使用上,都具有相当的功底和才情,有的作品甚至与成年的书法作者不相上下,令人刮目相看,其中5幅作品可以说代表了本次大会的整体水平。”王道义告诉记者,以《<增广贤文选抄>楷书中堂》为例,该作取法《司马景和妻墓志》一路北魏碑和唐代欧阳询父子唐楷风格,其用笔精劲,变化丰富;结字收放自如,出奇制胜;界格方正,整体的字势动静、轻重、大小相宜,更衬托出整体章法的整饬大方。“‘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希望作者再接再厉,高擎健笔,谱写青出于蓝的绚丽乐章!”王道义称赞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作品呈现出来的创新方面,王道义认为本次大会青少年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流露出了作者追求生动鲜活的灵性,而这一灵性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点。

“连续4年坚持不懈开展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影响力巨大,推动效果极佳,形成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口碑。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让我们拭目以待,参赛选手们未来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王道义说道。

编辑:宋俊梅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