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即时快讯 社会民生 成都新闻 市州新闻 新闻图库 四川温度 特别策划 川网图说 热点漫谈 原创精选

“双节”乐享郫都文旅盛宴 游玩中阅读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0年10月01日 00:55: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陈淋 编辑:王敏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特别报道——

“双节”乐享郫都文旅盛宴 游玩中阅读乡村振兴新篇章

“雪山下的战旗村”美图走红,写照郫都乡村振兴生态之美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1日讯(记者 陈淋)10月1日,围绕“花水田园新美学、乡村新经济、西南夜游第一村及望丛耕读文化”四大主题打造的成都市郫都区诗里田园亲水度假区首开区正式开园了。“双节”期间,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西南夜游第一村”的无边夜景,观看秋收祭祀大典、铁花秀、乡村打击乐、舞狮祈福等精彩表演,还能进行非遗公开课、稻田趣味赛、民俗活动体验。除此之外,郫都区还准备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名人明星武术对抗赛、战旗乡村音乐节、田园探秘灯光秀、唐昌国家农业大公园自行车骑行等,要您好玩!

安德街道广福村福满韭乡

走在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上的郫都区,正越来越有范儿!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郫都区战旗村,殷切嘱托郫都区一定要把乡村振兴抓好,“走在前列、起好示范”。郫都区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全面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及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创新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委会工作组,因地制宜制订郫都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全面实施乡村“五大振兴”行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有力促进全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郫都区吕家院子

说到郫都区,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会是川菜之魂—郫县豆瓣。在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中,郫都区特色农业产业正在进一步做优。除了郫县豆瓣,唐元韭黄(菜)、云桥圆根萝卜等农特产品,正被端上国际餐桌。据悉,郫都区制定出台《乡村振兴10+3特色产业发展纲要》,布局打造川菜产业功能区、特色蔬菜产业基地、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创新示范园,培育构建郫县豆瓣、有机蔬菜等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川派盆景、唐元韭黄(菜)、云桥圆根萝卜等“十大特色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智能农机、冷链物流“三大支撑”,建成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3万亩、智慧农业示范园5个、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6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备案产品245个,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34个。

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

郫都区还充分挖掘“郫县豆瓣”品牌价值,以产业链理念串联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运营销售等各个环节,创新“园区(基地)+合作社+农户”股份合作、“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产业组织方式,搭建川菜调味品产业研究院等平台19个,引进上海丰树中央厨房等项目11个,支持丹丹豆瓣等10余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搭建品牌孵化、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川菜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3亿元,带动1万余名农民增收。

此外,郫都区注重一二三产业横向耦合,加快推动农商文旅体多业态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以农业遗产地为IP、绿道为纽带、林盘为节点的都市乡村旅游环线。打造建成14个精品林盘、42公里乡村振兴旅游环线、战旗村等国家A级景区10个,全区乡村旅游年收入超50亿元,逐步形成了集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模式。

电影《战旗飘飘》在郫都区拍摄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郫都区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作为成都市水源保护地,郫都区建成“稻渔共生”示范基地、赏花基地3000余亩。在徐堰河、柏条河沿线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生态搬迁1002户3223人,关闭污染企业65家,整治排污企业263家,实施饮用水源数字化监控,组建水源地党员护水队、巾帼护水队,带动全社会参与水源保护,三年来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郫都区充分发挥川西林盘优势资源,实施“绿道+林盘+文化”行动,累计建成锦江绿道、柏木河绿道等100余公里,完成吕家院子等12个特色林盘修复,打造大田景观3000余亩,在绿道中植入无人超市、特色民宿、乡村酒店、餐饮等消费场景,构建以绿道和林盘为核心的绿色新经济体系,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示名单。同时,郫都区还建成450亩菁蓉湖等城市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136个,打造生态绿道354公里,保护修复林盘61处,获评全国碧水蓝天典范城市、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图片由郫都区委宣传部提供)

系列报道:

“挖掉穷根栽富根”是什么让当年传遍秦巴山区的红军歌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