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市民注意啦!5月1日起成都村、社区只开这15项证明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06 06:09】 【来源:成都商报】】
推荐阅读/td>

成都市村(社区)证明事项保留清单

  “无奈”的证明

  无犯罪记录证明:“社区咋判断居民有没有过犯罪记录?只能看了公安机关的证明再开具,这份证明由社区开具其实并无意义”

  老龄夫妻婚姻关系证明:“只能通过询问和走访邻里,没有其他证明途径,这样开证明其实很不严谨”

  砍了后咋办

  对于未纳入《清单》,但有关部门认为取消后存在较大监管责任的证明事项,有关部门可以个人声明或承诺的方式,替代村(社区)证明材料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常务会上获悉,成都市拟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成都市村(社区)证明事项保留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大幅精简了需要村、社区开具的证明,从313项中砍掉298项。最终清单中保留的证明事项总共只有15项,包括婚育证明、经济困难证明、亲属证明等。

  曾几何时,为“我还活着”开证明、为一岁小孩“无犯罪记录”开证明……一系列“奇葩证明”让办事群众伤透脑筋。近几年,成都市多次出台清理奇葩证明、清理不合理证明的有关政策。

  而此次拟实施的《清单》,专门针对村、社区所开具的证明进行简化。记者走访成都市多个社区,其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清单》实施以后,许多“无奈”证明将不复存在。

  砍掉298项

  保留的15项仅剩婚育证明、经济困难证明等

  《清单》明确了村、社区能够开具的15项证明事项。记者看到,《清单》除了列出这15项证明材料的名称,还明确了证明材料所被要求开具的单位,及其用途。

  例如亲属关系证明,要求开具该证明材料的单位是“市人社局”,其用途是“办理财产继承,领取保险等”。再如经济困难证明,要求开具该证明的单位包括“市卫计委、市司法局、市法院”,其用途则分别是“市卫计委用于申请分期缴纳社会抚养费;市司法局和市法院用于公民申请法律援助”。

  此外,保留的15项证明还包括:市国土局要求开具的“不动产权属来源证明”、市公安局要求开具的“农村房屋无产权证证明”、市卫计委要求开具的“婚育情况证明”、银行要求开具的“在家死亡证明”等等。

  5月1日起

  各部门不得再要求群众出具被砍证明

  昨日的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了《关于印发<成都市村(社区)证明事项保留清单>的通知》。《通知》提出,《清单》将于2017年5月1日起实施。

  记者还从《通知》中了解到,在具体实施方面,对于未在《清单》范围内的事项,成都市各级各部门一律不得再要求办事群众提供村(社区)证明。

  对于保留的证明事项,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4月28日前,规范文本样式、明确办理用途及法律依据,主动在其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公布,方便市民群众和村(社区)参考使用。

  对于未纳入《清单》,但有关部门认为取消后存在较大监管责任的证明事项,例如资助或帮扶困难群体、部分亲属关系或身份证明等,市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个人声明或承诺的方式,替代村(社区)证明材料。

  对于在成都市以外的地区或省级以上部门办事过程中,确实要求市民群众提供村(社区)证明的情况,各村(社区)本着方便群众和酌情合理的原则予以出具。并且,不得索要任何好处。

  社区工作人员:

  “无奈”证明目前还有 实施后有了拒绝依据

  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对《清单》的政策解读中表示,2015年7月,成都市政府开始在全市清理规范各种证明材料,但涉及到村、社区的证明事项还是过多,许多办事单位还是要求市民提供大量的村、社区证明。因此,市政务服务中心会同市民政局、市法制办组织了村(社区)证明事项的清理工作。

  昨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福字街社区、桃源社区等社区,其工作人员们纷纷表示,《清单》实施后,许多“无奈”证明都将不见,群众开证明有了明确依据。

  福字街社区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群众来社区办理的某些证明,常令工作人员也不知如何是好。比如“无犯罪记录证明”,本来只需公安机关出具,但有的单位要求社区也同时出具。“社区咋判断居民有没有过犯罪记录?我们还不是只能看了公安机关的证明再开具。”

  还有一些早年结婚找不到结婚证的老龄夫妻,办事时需要社区开具“婚姻关系证明”。“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婚姻关系,也只能通过询问和走访邻里,没有其他证明途径,这样开证明其实很不严谨。”上述负责人说。

  桃源社区的艾书记也告诉记者,常有群众前来社区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等,许多单位让群众来开的证明,其实社区无法掌握情况。“我们希望为人民办实事,做好服务,但要建立在依法的前提下”,她认为,《清单》一旦出台,社区为民办事就有了依据。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实习生 邹悦

  

[记者 编辑:覃贻花]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