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市州新闻
雅安:三大组合拳 “打”出脱贫致富路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07 08:26】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td>

  行走 感受巴蜀大地脱贫攻坚新气象4

  4月1日上午,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高家坝组,村民卫林在自家鸡棚里照料着500只“借来的鸡”,并准备把这些鸡两天来产的800余个鸡蛋送到乡上的钱记鸡业。

  正在这时,村第一书记何平和村干部来到卫林家,他连忙招呼何平进鸡棚看看,“今天捡了400多个鸡蛋,目前产蛋率能达到83%左右。”靠着“借鸡生蛋”,卫林去年底成功脱了贫。

  在雅安,有许多像卫林一样的贫困户通过重建脱贫双攻坚,摘掉了穷帽子。当地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9.1%下降到2016年底的1.6%。

  近日,记者走进雅安市已经脱贫的红星村、爱国村等地,实地探访雅安巩固脱贫成效的新脉动。

  □刘逸梅 张超本报记者 游飞

  1

  第一拳

  精准施策

  41户村民靠“借鸡生蛋”脱贫增收

  2014年初,芦山县通过灾后重建在龙门乡引进钱记鸡业,建成100万只智能化标准化生态蛋鸡场。“挣票子带上乡亲”,钱记鸡业实施“借鸡生蛋”助农增收工程:由企业向贫困户提供成年蛋鸡,并对其进行无偿养殖技术培训。贫困户负责养殖,产的蛋由企业按保底价回收。

  卫林家的500只鸡就是向钱记鸡业“借”来的。父母年迈,患有视力二级残疾的卫林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在村里帮助下,他家搭建起300多平方米的鸡棚,发展养殖业。“一旦产蛋率下降,还可以到企业换一批鸡。”何平说,“借鸡生蛋”解决了村民“没成本、养不好、卖不掉”的难题,让贫困户也能发展产业。

  如今,卫林每隔两天就会运送800个左右的鸡蛋到钱记鸡业。一个蛋的回收价是0.8元,按照平均每天产400个鸡蛋算,扣除饲料钱,卫林每年能收入约4万余元。

  在芦山县,已有41户村民靠着“借鸡生蛋”实现了脱贫增收。

  2

  第二拳

  对症下药

  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不一样

  从卫林家出来,何平又连忙朝红星村铜鼓组走去。“早上张怀泽打电话说最近情况不错,让我去看看他养的牛。”

  去年,张怀泽的两个女儿在村里帮助下出外务工,家里有了4万余元收入,靠务工脱了贫。但60岁的张怀泽做不了重活,为防止返贫,村上针对其家庭情况及个人意愿,为张怀泽制定了发展养牛的产业规划。

  在村里的帮助下,张怀泽家建起100平方米的牛圈。每天他都会按时给牛喂食、打扫牛圈卫生。“我家养了3头牛,一年能产一头小牛,等小牛长大了,又能继续养更多的牛。”在张怀泽的悉心喂养下,3头牛长势喜人。“两三年后,每年靠母牛产仔至少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养牛,张怀泽还在自家院子里尝试种中药材重楼。“下一步,我打算再种些核桃,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入。”

  “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不一样,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确保村民长期增收。”何平说。

  3

  第三拳

  打响品牌

  茶叶加工厂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4月1日,天全县乐英乡爱国村村民王仕俊一大早就赶到茶园采茶。发现茶树的芽叶有些发黄,他连忙给村支书罗炳贵打电话,请他过来看看。

  王仕俊家有4口人,女儿和女婿都是聋哑人。在各方努力和帮助下,王仕俊养起羊、种起茶叶。2016年,他家近4亩的茶园基本成型,成为王仕俊主要的经济来源,他也因此成功脱贫。

  由于地处偏远和生产方式传统,爱国村曾是天全县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2014年来,该村积极利用灾后重建和扶贫相关政策,修通所有茶园道路,完善引水灌溉堰渠,致力优质茶叶基地的提质扩面增效。

  2016年初,爱国村成立茶叶专合社和爱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村里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专合社和公司还注册了“爱国村”“爱国红”两款茶叶产品,打造爱国村自主茶叶品牌。截至2016年底,爱国村茶叶栽种面积1800亩,已投产1500亩,51户1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

  当天,天全县爱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俊峰还为爱国村带来一个好消息:“公司的手机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营,以后大家买茶叶动动手指就可以了。”

  防止“返贫”成为当前爱国村的重点。毛俊峰与罗炳贵商量,在村里建设一个年加工出产乌茶100吨、绿茶2吨的茶叶加工厂。他们坚信,有了茶叶加工厂,乡亲们脱贫后的日子定会越过越红火。

  记者手记

  按户施策脱贫后还能致富

  在脱贫攻坚战中,雅安市充分利用灾后重建机遇,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等13个扶贫专项方案,为脱贫攻坚工作指引方向。

  有了指引,各村根据自身特点,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搞好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引导农户抱团发展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并取得显著成效。这些都体现了因地制宜、按户施策的科学思路。

  脱贫攻坚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其中,如何防止返贫,激发脱贫村民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是在继续打脱贫攻坚硬仗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从当前雅安的经验来看,只要沿着之前的正确思路,按户施策、对症下药,同时继续为脱贫户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创造必要的条件,就一定能在实现脱贫后还能致富。

[记者 游飞 编辑:覃贻花]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