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市州新闻
南充市高坪区打造百公里柑桔产业带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09 06:48】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td>

  本报记者 王怀 王青山 伍力

  种了一辈子柑桔的敖安财,觉得这回有些不一样,“为业主种树,自己挣工钱,将来还有分红。”

  4月6日,天气转晴。在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利光村,8台挖掘机来回穿梭,从山腰上开出一条6米宽的产业路。

  道路泥泞,一旁的黄土地上,66岁的敖安财和村民正忙着移栽柑桔树。这批1.5米高左右的柑桔,再等一年多就能“生钱”。

  “7公里长的产业路月底基本修完。我们把脱贫攻坚指挥部设在村上,天天抓进度。”溪头乡党委书记郑程说。

  这条路是高坪区正在全力打造的百公里柑桔产业带的关键一环。依托这条环线,被称为“柑桔之乡”的高坪,要“捡”起一度淡出当地的柑桔,瞄准供给侧发力,重振柑桔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种法变了:从种“自己的”到种“别人的”

  “白鹤对玛瑙,内藏珍珠宝。”撑着锄头,敖安财大声念起当地流传的民谣。

  “白鹤”“玛瑙”是当地连绵起伏的山丘名字。高坪区很多乡村盛产柑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致富“珍珠宝”的柑桔主要出口苏联,造就了当地首批“万元户”。

  “过去家家户户种柑桔,后来市场不好,大家又纷纷出去打工,树死了地也荒了。”敖安财回忆。由于果树品种老化、效益低下,前几年高坪区已少有人种。

  “村民对柑桔的这份感情还在,当听说要重新发展柑桔时,大家非常支持。”郑程说,高坪区在脱贫攻坚中,提出重振柑桔产业的思路。

  不同于过去,当地建起产业园,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土地规模种植。“以春见、沃柑等晚熟品种为主。贫困户除土地流转和入园务工收入,还能入股分红。”

  在“先走一步”的溪头乡金华村,新的模式已见成效。

  公路穿村而过,水渠依山而建,满山遍野的柑桔树望不到边。山顶上,在四川本味农业柑桔产业园办公室内,技术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实时监控上千亩柑桔,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显示实时气温、风向等10余项指标。

  “这里有10多种新品柑桔,以奈维林娜、塔罗科血橙新系为主,早中晚熟品种分布均匀,全年有花有果。”园区负责人邓勇说,他们采用生物农药等技术,保证品质和口感,“以本地鲜销为主,价格最低每斤6元,供不应求。”

  为啥选择在此建园?“除了水土适宜,关键在政府搭好平台。”邓勇说,当地为产业园区配套道路、水渠、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并积极联系销路。

  目前,溪头乡已招引6家业主,建成柑桔产业基地3万余亩,实现12个行政村全覆盖。

  67岁的溪头乡火星村村民安长林是受益者之一。“2亩地入股合作社搞柑桔,有稳定分红。加上养鸡、养猪、养蜂等,一年挣个四五万不成问题。”安长林笑着说。

  数据显示,高坪区柑桔基地面积已达26万亩、产量19万吨,15个乡镇建起规模化产业基地。仅柑桔一项,去年全区农民人均增收995元。

  卖法变了:“花果山”卖了果子卖“乡愁”

  高坪区百公里柑桔产业环线还在建设中,环线串起的贫困村已开始变样。

  清明节,阙家镇火烽村第一书记蒋一锋没有休息,赶到新村聚居点建设现场督查进度。“按川北民居风格统一打造,就是要留住乡愁,为旅游增色。”

  火烽村在凤凰山上,海拔600余米,曾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2015年,当地招引业主流转土地3000多亩,发展柑桔、李子、核桃等产业,林下套种经济作物和格桑花等花卉,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承包、入股分红等确保村民增收,“去年全村35户105人脱贫,实现整村出列。”

  依托柑桔产业环线,搞乡村旅游,火烽村费了一番心思。

  “南充水果以早熟为主,争取7月前全部挂果。之前种了上千亩桃树,旅游规划确定后,便大面积嫁接为‘五月脆’李子。”业主张振雄说。

  69岁的袁之德,还记得去年村里格桑花开时的热闹景象,“一到周末全是小车,城里人来拍照、爬山、骑自行车。”去年,袁之德家流转了7亩土地,还养了鸡、鸭40只,甩掉了多年的“穷帽子”。

  让袁之德高兴的事还有很多。凤凰山保存有多个古城墙遗址,当地镇、村、业主和村民共同持股成立凤凰故垒旅游开发合作社,进行旅游开发。

  “年内火烽村要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阙家镇党委书记屈飚说,该镇已制定全域旅游规划,在火烽、双河和联盟3个村打造核心景区超5000亩的3A级旅游景区。

  不止是火烽村。去年,溪头乡首次尝鲜橙花节和采果节,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瞅准机会,在外当了多年厨师的陈光明回到金华村办起农家乐,“生意火爆,今年准备扩大店面!”

  今年,高坪要打造包括百公里柑桔产业带在内的3条产业环线,串联辐射全区352个村,其中贫困村91个。“在区域内加快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通过旅游+扶贫,走三产互动路子。”高坪区委书记袁华兵如是说。

  原标题:丢掉的柑桔如何重变“珍珠宝”

[王怀 王青山 伍力 编辑:许成嵩]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