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民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9日讯(记者 李丹 李春雨 摄影报道)4月8日,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研讨会后,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何一民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盆地的地形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成都是封闭的、保守的、落后的。然而,成都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地理上的封闭性恰好促进了成都的开放性。成都应该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机遇期,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
“成都与丝绸之路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何一民介绍,古代成都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交通走廊和经济带的交汇点。武帝时期,北方丝绸之路开通,成都成为北方丝绸之路主要商品“丝绸”的重要供给地,特别是丝绸之路的高端产品“蜀锦”是成都所特产,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考古遗址发现有一定数量的蜀锦就是有力证明。
南北朝时期,当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交通因战乱而受阻,从长安出发的北方丝绸之路中断之时,以成都为起点,经川西北草原,进入陇南、青海然后转入西域的“丝绸之路河南道”成为新的丝绸之路,使中国内地与西北各政权及亚欧各国的贸易一直未曾中断。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早在秦汉以前就已经开通,并延续了200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内地与东南亚等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何一民说,成都作为长江上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先泰时期就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持非常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并通过长江各重要节点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联系。成都在南北朝以后,还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特别是佛教文化在中国内地的传播中心之一,
“四川盆地的地形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成都是封闭的、保守的、落后的。”何一民直言,然而,成都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地理上的封闭性恰好促进了成都的开放性,推动了历代先民们为走出封闭的盆地进行了长期的不懈努力和奋勇开拓,从而使成都成为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成为汉唐时期中国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
因此,何一民建议,传承和宏扬本地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成都应该转变发展观念和思路,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机遇期,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顶层规划设计,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借助这个新的平台为成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成都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