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成都药品零售电子处方试点近半年 3个“缺”字摆面前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10 05:26】 【来源:成都商报】】
推荐阅读/td>

一名患者使用药师咨询台购买处方药

  去年9月,为在药品零售环节健全惠民机制,成都市食药监局在全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全面推行电子处方试点,至今已近半年。据成都市运营电子处方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四川骏逸富顿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7日,成都市拥有电子处方的门店超4000家,电子处方医生共有369人,共计开出2522384张电子处方。

  试点近半年,电子处方受到各方的认可了吗?还存在哪些问题?成都商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缺医生

  医生在线率低于7%

  电子处方,是指患者通过互联网与医生进行远程问诊后开具处方的诊疗活动,能实现一般轻症和慢性病的问诊、用药。近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锦江区多家药房,发现70%左右的药房在试点使用电子处方设备,但并不是所有的处方药都在使用电子处方出售。

  总府路同仁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子处方还有一些不便,有时候患者要在线排队很久才能开到。我们有自己的执业医师,可以直接开,所以平时使用电子处方的人并不多。”

  经记者连续两日在上下午不同时段的调查发现,药房终端电子设备上显示的医生在线人数均在25人以下,在线率低于7%;内科方面排队开处方的人数最多,每位在线医生处都有2-3人排队,平均等待时间在15分钟左右。

  成华区三松医院院长杨兴群认为,电子处方尚处于起步阶段,成都目前参与电子处方试点的医院和医生并不多。面对较大的市场需求,供不应求的局面还有待改善。

  缺信任

  “万一开错药咋办?”

  “这样买药挺方便的,但就是怕医生通过视频不能准确判断病情——万一开错药咋办?”4月7日,在某药房,首次使用电子处方的刘大爷告诉记者。

  记者在该药店随机采访了多位前来买药的市民。超过一半的市民表示,自己不知道有电子处方,部分试过的市民表示很方便,可以节省去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但也有市民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使用过电子处方的周小姐认为,线上远程医生的专业度无法得到保证。此外,她担心药店借引导患者使用电子处方,使其成为药店促销的合法化手段。

  对此,成都市食药监局药品市场监管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患者担心药店诱导患者买药、医生开错药等问题,其实可能是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不够。但实际上医生面对患者都是很谨慎的,平台上的医师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必须具有执业资格证且来自合法的医疗机构。在电子处方开展中如有企业违规,食药监部门将责令其退出试点,并对其违规销售处方药行为依法查处,同时将对其实施重点监管,相关行为也将纳入信用等级评定。该负责人认为,电子处方的推行是多方受益的事,有利于药店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严格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以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同时也给患者提供了便利、保证其凭执业医师的处方安全购药、经执业药师审方以合理用药,因而对患者和药店而言都是有益的。

  成都市医药商会刘海秘书长表示,商会正着手为患者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患者可以通过平台调出个人健康信息,这样可以给市民提供更好更完善的医疗服务。电子信息档案预计近期初步上线,将首先在规范的连锁企业进行试点。


  缺激励

  平台医生无额外收益

  除了患者有担心外,作为医生,也有一些顾虑。远程医药咨询平台执业医师、成都市成华区三松医院甯勇告诉记者,在线医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远程问诊,不会产生任何额外收益。同时,他表示,“医院并没有对医生在线时间进行要求,但是通过微问诊帮更多的患者解决问题,能够实现作为医生的自我满足感,让更多的患者认识我,所以空余时间我都会主动在线。”

  成华区三松医院院长杨兴群告诉记者,医院参与互联网远程处方试点工作,主要是想通过电子平台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同时,能让医生利用空闲时间为患者服务。当记者问到医生是否有额外收益时,杨兴群表示,医生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进行问诊,医院不会额外支付报酬,但此后医院将会把医生在电子平台上的好评度以及上线率等,作为对医生工作认真程度及个人水平的一个考评标准。

  业界声音

  投资方:看好未来发展

  四川骏逸富顿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成都市运营电子处方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3年前就开始了互联网+医疗的布局。该公司创始人罗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公司目前已进行了两次融资,共计1.5亿元,其中在成都市场的投入接近1亿元。

  据记者了解,每家药店每月向平台支付的400元使用费,是该公司最直接的收益。使用费包含前端设备、后端技术、线上医生咨询等所有费用。罗安告诉记者,公司未来将主要通过电子处方设备上的广告投放、大数据分析,以及销售海外保健品等途径实现盈利。对平台未来的发展,他表示,比较看好。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费成鸿 摄影 王勤

  原标题:电子处方试点近半年 三个“缺”字摆在面前

[记者:费成鸿 编辑:王晓勇]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