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市州新闻
“雁江古渡”为证 成渝古驿道现身资阳(图)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11 06:05】 【来源:华西都市报】】
推荐阅读/td>

成渝古驿道上的迎仙桥。

迎仙桥中部的龙纹石雕。

拴马石。

  4月7日,资阳市网友“蜗牛”在当地论坛发出一组图片,称其在走访资阳雁江古渡时,发现了一段成渝古驿道,还有石桥、石雕等留存。

  据文献记载,成渝古驿道被称为东大路,全长千余里,是古时四川盆地最重要的一条官道,从锦官驿直达朝天门。而在资阳当地,一位90岁的民间研究者帅正南介绍,古时成渝两地商旅多在资阳的南津驿汇集。

  4月10日,这组图片引起了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蓝勇教授的注意。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刚刚完成了对重庆古驿道的研究工作,发现很多石板路、牌坊、关口遗迹等,4月15日开始,还将对四川境内的古驿道遗存进行全面走访。


  探访

  古渡古桥犹在 古驿道仍有踪迹可寻

  据雁江县志记载,“雁城八景”之首的“雁江古渡”恰好位于网友探访的成渝古驿道上,重庆前往成都的车马在这里最后一次摆渡,然后进入东出成都的第一个驿站——南津驿。

  南津驿即现在雁江区南津镇,离资阳城区10余公里,如今古驿道依然有踪迹可寻。当地居民能指出“东大路”的走向,古驿道的传奇故事还在口口相传。

  10日下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南津镇看到,成渝古驿道所经过的“东出成都第一驿”,贯穿着南津镇较冷清的一个角落,路旁斑驳破损的拴马石犹在,两座古石桥仍是旧时模样。其中,离场镇不远的迎仙桥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清嘉庆九年(1804年)袁传萁主持重修,道光二十年(1840年)洪水冲垮后修复,中部的石雕龙纹虽然长满青苔,但仍清晰可辨。

  南津驿古码头已无居民口中往日的舟楫往返、争渡频繁,但是千年老码头仍发挥着摆渡功能。码头附近摩岩石上镌刻的清朝资州牧王尔鉴的古诗,如今仍清晰可辨,“北岩翠耸千云朵,南涧青浮玉一环”可见当时此处的优美景色。

  掌故

  古驿道逾千里 货过南津渡先拜码头

  居住在南津镇的90岁老人帅正南,1950年到南津镇工作,退休后创办南津文化站,对成渝古驿道也十分了解。

  帅正南说,清朝初年,全四川有驿站200余处,大者为“驿”,小者称“铺”。重庆是山城,两江环绕,三面临水,旧时上省城有水陆两道。陆路上成都,要经过“五驿”(白市驿、来凤驿、双凤驿、南津驿、龙泉驿),相当于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集吃饭、住宿、喂马、交换官文等功能于一体;“两关(浮图关、老关);一岗(走马岗);一坳(丁家坳);五镇(马嘶镇,石桥镇、安富镇、银山镇、椑木镇);三街子(走马老街、来凤老街、白市驿半边街);九铺(石桥铺、邮亭铺、石盘铺、赤水铺、南山铺、山泉铺、大面铺、沙河铺等);“七十二团”,以十五里为一团,即古道沿线设有72个团防(保安队)维护治安,保障出入安全。每天行程以90里计,全程1080里,须走12天。

  “南来北往的达官显贵、挑夫马帮,走到南津驿要先拜访袍哥码头,各行各业都要在这里拜访头领,不然会有人找岔子。”帅正南说,这里至今流传着“识相不识相,难过古驿场”的民谣。南津古镇虽小,却设置了4道城门,东大门石柱上的对联“现实讲团体关了门即是一家,入世多迷途由此去方为正道”,可见这一驿站至关重要。

  在李劼人先生的小说《死水微澜》中,蔡傻子店里“红纸签帖上标着绵竹大曲、资阳陈色、白沙烧酒。”这资阳陈色便是产自雁江培德两节山的美酒,后来它又叫伍市干酒,也就是现在的百年两节山老酒,是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雁江区作家协会主席梁朝军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资阳陈色”出名也源于成渝古驿道。

  研究

  东大路价值大 重庆专家将到资阳走访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蓝勇教授说,“东大路”作为成渝古时主要干道,在唐宋时期就已有雏形。“唐宋时期就有南北道,从成都出发后,沿着遂宁到重庆万州,和后来的东大路走向不一样。”

  蓝勇说,明代开始,重庆兴盛,地位逐渐上升,成都到重庆之间,开始逐渐形成四川盆地最重要的一条官道——成渝古驿道,也称东大路。

  “从成都锦官驿出发,翻龙泉山,经简阳、资阳、资中、隆昌、永川,一直到重庆朝天门。”蓝勇说,东大道全程540公里,道路大概有3米宽,双向通行,一般要走10天左右。虽然在今天看来,就是一条小路,但在当时堪称“成渝高速”,是成都到重庆最便捷的一条“大道”。路上有很多“驿”和“铺”,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集吃饭、住宿、喂马、交换官文等功能于一体。

  蓝勇还介绍,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刚刚完成了对重庆古驿道的研究工作,发现很多石板路、牌坊、关口遗迹等。4月15日开始,还将对四川境内的古驿道遗存情况,进行全面走访。“东大路现在依然具有很大价值,一方面是它的文物价值,另一方面还有旅游开发价值。”

  资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也介绍,从成渝古驿道可以看出,资阳自古至今在成渝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资阳直接连接成都和重庆两大中心城市,成安渝高速出成都只经过资阳,然后到达重庆,是成渝之间最近最便捷的高速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铁等纷纷在资阳设立站点,也说明资阳提出构建“成渝经济区最大交通次枢纽”的正确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田雪皎 李庆(图据读者尹忠)

  原标题:“雁江古渡”为证 成渝古驿道现身资阳

[记者:田雪皎 李庆 编辑:王晓勇]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