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社会民生
5万成都人赶考普通话 考生叫“苦”平翘舌难分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12 05:58】 【来源:成都晚报】】
推荐阅读/td>

  常言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不过今年却将有超过5万成都人赶考普通话证书。成都晚报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获悉,近年来,成都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数逐年递增,去年就已有4.8万人参加考试。成都人的普通话讲得怎么样?究竟是哪些人在报名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怎么考?考些啥?难不难?来看记者的调查。

  谁在考

  除了在校学生,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开始报名参加考试,包括公务员、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等。据介绍,参考人数逐年增多,也与国家推广普通话,窗口服务行业对普通话要求提高有关。

  怎么考

  从2013年9月开始,成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全部统一采取机考。考生需要采录指纹和录像,每个考生考试座位上也有对应的指纹,考试制度非常严格。相比社会考场,学校考点一般设在市内中专、职高校内,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带上设备到学校监考。

  考些啥

  据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四个部分构成,包括读100个单音节字、50个多音节词语,朗读一篇400字的短文,以及围绕某一命题说话。题目都出自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系统,电脑从题库中随机抽选,每个考生的题目都不一样。


  报名靠“抢”

  10多分钟抢完800多个名额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黉门街36号的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还没到考试时间,考场外的通道上已经站满了考生。“我报了三次名,上周终于报上了,抢考试名额有点像春运抢票的感觉。”考生小杨说。小杨是西华大学音乐学专业学生,临近毕业,因为教师资格证考核资料里需要普通话等级证书,他只好赶紧报名参加考试。

  “这段时间比较紧张,很多学生临近毕业才来报名测试。”成都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周三、周四测试中心面向社会考生设考,周一、周二、周五三天则是面对在校学生。据介绍,面向社会考生的测试统一在网上报名,每周有840个名额,“名额非常抢手,快的时候挂到网上10多分钟就会被抢完,淡季的话,两天左右也会满了。”该负责人称,目前考试排期已经排到7月6日。

  考生叫“苦”

  平翘舌难分 还自带“椒盐味儿”

  记者随后来到考场门口,透过玻璃门可以看见有考生在排队采集指纹、摄像、备考,等候室也坐满了候场的考生。上午9时30分,陆续有考生从考场走出来。“排队依次进入后,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戴上耳机,对着电脑答题,好紧张!”刚结束考试的周同学说,因为答题时间有限制,所以有点紧张。“你快帮我看一下,这个字怎么读?我竟然有好几个字不认识!”刚考完的小孙问身边的同学,“舂”“鳃”“倪”……小孙是北方人,原以为考试很容易,没想到被几个生字难住了。

  马老师在绵阳一所中学任职音乐老师,这是他第三次来参加普通话考试,前两次都只考到三级甲等,但单位要求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平时说惯四川话,说普通话也是椒盐味儿的。”他说,对于地道的四川人,“n”“l”不分、平翘舌不分,感觉普通话要达到高等级水平有一定难度。

  60分万岁? 为拿“高等级” 有人考了12次

  记者在考试现场发现,已有20余年历史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已不局限于在校生,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也开始报名参加。“有的评职称需要,有的考公务员等社会公招考试需要,还有乘务员、收费站等部分窗口行业从业人员岗位需要,甚至有出租车司机来报考的。”成都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有些考生只需要合格证书即可,有的则需达到一定等级,比如教师要达到二级乙等。

  据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只要成绩在60分以上都发证书,“通过率还是很高的,每次可能就只有一两个不合格。”有些达不到等级要求的就会多次报考。有考生甚至考过12次。最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是一级甲等(97分以上),还需要把语音材料报国家语委复审。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田亚兰 摄影报道


  专访

  能用“川普”交流

  就算会说普通话

  姚喜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不能简单地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分数去衡量是不是会说普通话。”昨日,2017年全国语言文字督导培训第一期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开班,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接受成都晚报记者专访时,对“过二级甲等才算会说普通话”予以回应。

  在播音学研究方面屡有著述的姚喜双说:“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是用来测试的。推广普通话,只要大多数人能用它交流就行,而不是要达到播音员的水平,大家不要产生误区。”他表示,用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衡量,能够达到三级乙等水平(60分以上),即为达到“会说”普通话的水平。他认为,四川话也是北方方言,四川人学普通话并不算太难,“虽然带有四川口音,但说的是普通话,即使是‘川普’,只要能交流就行,但完全说一口四川口音,别人都听不懂,这就没有达到普通话的标准。”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闫宇恒

  原标题:天不怕地不怕 5万成都人赶考普通话

[记者:田亚兰 编辑:王晓勇]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