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市州新闻
四川内江: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注入“甜城味”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13 09:52】 【来源:人民网】】
推荐阅读/td>

  骑马、住蒙古包、听马头琴,这种草原特色的生活,今年将在位于四川省内江市永安镇的尚腾新村实现。

  “马上平场完毕,跟着就要撒上草籽,一两个月后就能给地面再铺一层绿。”4月6日,站在尚腾新村绵延起伏的山丘之间,川南大草原项目负责人夏天指着眼前这片光秃秃的土地,激动地说,预计10月份,项目一期就将建设完成,向大众开放。

  川南大草原,一个占地2000亩,总投资超3亿元的项目,不仅将被打造成为川南首个、四川第二个马术竞技场,也将成为内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又一颗“新星”。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8日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大主题之一。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内江市,近年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注入了独有的“甜城味”。

  川南大草原效果图

  川南大草原,绿出“GDP”

  “这里是草原湿地,这里是草原花海、草原休闲区,还有这里,是草原露营、草原运动区……”对照规划图,夏天向记者描述着眼前这片土地未来的模样,其中说得最多的,是马术竞技场。

  顺着他的手指向的空地看去,马术竞技场的在建区域内已有10余匹骏马,四周环状地方还在建设。“我们是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马术竞技需求,也将成全国少儿马术培训的一个考点。”夏天颇为自豪的说,目前,四川省只有温江有标准马术竞技场,尚腾新村将成为第二个。

  如今,川南大草原项目已初具规模,800余亩的“彩色森林”已建成,“草原湿地”“草原花海”“游客中心”等景点和设施正在建设中。

  “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退出的356亩土地和新建的基础设施,与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待项目全部建成开业后,将为集体经济新增20万元以上的年收入。”谈及川南大草原的前景,永安镇党委书记罗振震充满信心。

  “永安镇是画家晏济元的家乡,尚腾新村是内江市首个开建的新农村综合体,有‘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美誉。川南大草原项目,以‘展书画之乡的大地艺术,秀草原风光之生态谷地’为主题,将‘南国婉约’和‘北国豪迈’相融合。”在罗振震看来,川南大草原的落户是“强强联合”的结果,其发展势头必然良好。

  罗振震的自信并非凭空出现。据了解,依托尚腾新村的独特优势,当地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的农家乐、钓鱼基地等已经兴起,年游客接待量达30万人次以上。

  村民田红和老公将自家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后,在村里办了一家“爱尚超市”。“超市是用自家房屋改的,取名‘爱尚’,就是热爱尚腾新村。”靠着土地租金和超市收入,田红一家人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她说,以后有了川南大草原,自家超市的生意肯定会更加红火。


  无花果休闲产业园。(王波 摄)

  小小无花果,做出大产业

  伴随着西下的夕阳和凉爽的晚风,走进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极目远眺,漫山的无花果树尽收眼底,倍觉舒适怡然。

  就是这个地方,每年出产全国20%的无花果,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无花果研究所。去年,还成功举办了全国无花果研究大会,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无花果线上培训平台,以及全国唯一一个无花果生产问题库。然而,无花果研究所副所长李金平却说,虽然当地无花果种植历史悠久,但是之前一直处于散生状态,缺乏规模,不成气候。

  那么,是什么改变了这一曾经的现状呢?

  “农业BOT模式,是致胜法宝。”威远县农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农业BOT模式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创新模式。它一方面由业主建设,通过业主集中流转农民土地,统一成片种植无花果,规范化管理。在种植5年后(第6年),达到丰产果园标准,无偿移交给农民专合组织或原土地承包经营者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前3年的土地流转费,政府分别按照100%、80%和60%的比例标准,对流转种植的业主进行补助,减轻企业风险成本。

  于是,从无人管理,到集中连片种植,打造出全国无花果集中成片栽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条最完善的产业园;从自产自食、提篮小卖,到精深开发形成系列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中国无花果最响亮的品牌……威远县的小小无花果,逐渐形成长长产业链。

  2014年,威远县被命名为“中国无花果之乡”。如今,全县无花果种植规模已达5.3万亩,总产量超过3万吨。同时,拥有布朗瑞克、玛斯义陶芬、波姬红等无花果品种50余个,每年培育优质种苗100万株,形成了一个集示范、繁育、推广、技术咨询一体化的无花果发展体系。此外,果酒饮料、炖品(煲汤料)、保健茶、休闲食品、药用原料(无花果酶)5大系列的上百个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产业带动的不仅是GDP,还有农民的“钱包”。

  四方村村民李立书已经70岁,当了几十年农民的他,将家里的1亩多土地全部流转出去种植无花果。“家里5口人,一年的土地租金5000多元,2个孩子出门打点零工,我再给公司管下土地,干点杂活,一年的收入人均不低于10000元。”谈及自家的生活,李立书显得十分轻松。

  村支书余文祥告诉记者,过去,全村人靠土地只能解决温饱,如今,全村已成为“无粮村”,靠着无花果,人均年收入超过16000元。

  隆昌县普润镇“花漫水乡”项目。(王波 摄)

  “企业包村”发展产业

  “来到普润镇,‘花漫水乡’一定要去看。”当记者来到隆昌县普润镇,与当地居民闲聊时,他们都用自豪的语气向记者强烈推荐一个地方——“花漫水乡”。

  “花漫水乡”,普润镇打造的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养老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如今,几乎全国各地都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普润镇的“花漫水乡”是如何跳出同质化模式,拥有自己的特色?

  4月7日,在“花漫水乡”园区办公楼内,普润镇党委委员钟文杰向记者说起了这个项目的“前世今生”。

  普润镇,紧邻成渝高铁隆昌北站,隆昌到界市镇的快速通道穿镇而过。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地产业都没有发展。直到2013年,普润镇引进馥巍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包村、农民参与、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了汪家、陈东、张佛3个村121.3公顷土地,打造集种养、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产业园。

  在打造“花漫水乡”的同时,当地积极探索“三统三包”企业包村特色扶贫模式,即企业流转土地发展产业项目,通过“三统三保”,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回购销售,保财产性收入(土地租金)、务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既保障了贫困户基本收入,又提高了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

  如今,围绕建设“花漫水乡”、打造花普水润之镇的目标,普润镇以隆界快速通道为轴打造观光旅游走廊,同步推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已建成“蝶恋花”花卉苗木观赏区和户外大型婚纱摄影区450余亩、“稻+渔”产业1100余亩,“花漫水乡”花卉苗木区、精品果蔬区和中药材基地2800余亩。值得一提的,还有正在汪家村规划建设的中国西部鱼文化博览园,将是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鱼文化主题园区。

  正值春季,行走在“蝶恋花”景区内,各色花卉开满山坡,景区内还有许多农房,村民正在地里忙碌,真正人在景中,景衬人美。

  汪家村村民范国富夫妇以前一直在外务工,两口子每月工资加起来不到5000元。两年前,夫妻俩回乡看到普润镇的变化,毅然决定留在家乡发展。他们把自家房屋改造一新,外出学习烹饪技术后,回乡开起了农家乐,如今个人收入翻了一番。

  在汪家村,像范国富夫妇一样开起了农家乐、小卖部的村民,已有30多家。

  如今,普润镇汪家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花漫水乡”产业园获批“四川省现代农业主题公园”。全镇正逐步形成“春赏花、夏戏水、秋品果、冬养身”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 编辑:覃贻花]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