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市州新闻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对口帮扶不放过一个问题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15 07:03】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td>

  本报记者 寇敏芳 徐登林

  从丹巴县半扇门乡政府出发到腊月山三村,开车在盘山路上绕几十个弯,跨越了1000多米的相对高差。这块丹巴县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去年在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成功摘帽。

  按全省统一安排,我省共有249个单位参加“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定点扶贫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对口帮扶丹巴县,其中以半扇门乡腊月山三村等为主。

  近日,记者来到腊月山三村,实地探访对口帮扶情况。

  修路整理土地,连接“财富”的路通了

  路,曾是村党支部书记毛文彬最大的心事。腊月山三村平均海拔3000多米,以前上下山只有16公里的土路,宽不过一米,“走大半天,把花椒、土豆背到山下去卖,还总被压价。”村里的贫困落后跟交通闭塞有很大关系。经过努力,在县、乡的帮助下,村里终于有了到村连户路扶贫项目规划。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科长谷云勇被派往腊月山三村担任第一书记后,他发现这里山高坡陡,地质环境脆弱,“如果大兴土木,山体滑坡的隐患更大。”

  修路,先护路。谷云勇走遍全村,记录了12个应急排危点,并报告给省国土资源厅。

  去年,县里投入400多万元,实施腊月山三村到村连户路扶贫项目。赶在项目开工前,护路工程启动——省级投入220万元,用于公路沿线应急排危点整治。去年底,两个项目同步完工。

  路的问题解决了,村民们还有桩发展的心事。

  腊月山三村人均耕地0.67亩,“好多田都在陡坡上,只能种土豆、玉米和花椒。”为此,省国土资源厅增派省土地整理中心的黄平来当村主任助理。

  在村里走了一遍,黄平发现田块分散、水利设施缺乏,“向土地要效益,必须改良土地,找准特色产业。”

  省国土资源厅投入600万元进行土地整理。坡改梯、修水利……经过整理,村里的农田具备了保水保肥保土功能。整治结束后,黄平联系相关机构对土壤成分进行监测,发现这里适合种羌活、大黄等中药材。

  不久前,金川县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动到村上开展合作。根据双方协商,将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中药材种植,由公司托底收购。预计亩均产值将提升10多倍。

  “借猪还猪”,打工的也想承包猪场试试

  基础设施改善了,谷云勇开始琢磨在村里发展集体经济。

  村里利用1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建起标准化养猪场,设有7个基本圈舍、2个调温繁育室。

  按设想,养猪场主要用于种猪繁育,猪仔再分给村民。村民“借猪还猪”,年底统一结算。谷云勇希望把养猪场承包给养殖能人经营,“承包户给集体上交一部分,保证集体收入。给贫困户分一定股份,保证脱贫有底。”然而,村民大会上,因担心亏损,没人愿意报名承包养猪场。

  “村民有顾虑,我们就养给他们看。”很快,养猪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买来120头猪仔,还聘请两名贫困村民打工。“去年出栏20头,全部卖给对口单位,供不应求。”

  看到行情好,打工者毛树林打算承包一年试试。他算了一笔账,在养猪场打工,一年挣不到3万元,如果把养猪场承包下来,按每年出栏200头算,除掉村民的分红和村集体“提留”,预计能赚5万元左右。

  “20头可以让帮扶单位内部消化,那200头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毛文彬描绘了产业化愿景:要给每头猪打个耳标,走定制农业的路子。为打开销路,合作社已联系成都的一家农产品电商公司,“以后还要申请注册自己的品牌,发展电商,提高产品附加值。”

  月报制度抓落实,不放过一个小问题

  实施对口帮扶以来,每月底,村里的事情都会以表格的方式出现在省国土资源厅各部门的案头,大到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小到贫困户的婚丧嫁娶。月报制度抓落实,不放过一个小问题,去年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多件。

  腊月山三村没有一块完整的坝子。为此,省国土资源厅安排专项资金为腊月山三村修建地质灾害避险广场,并配套修建村级活动室。如今,广场已基本完工。记者采访时,村民们正兴致勃勃地在广场跳锅庄。

  腊月山三村只是一个点,省国土资源厅由点扩面,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丹巴县全方位帮扶。

  帮扶过程中,省国土资源厅将丹巴县作为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区域,着力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四大体系建设入手,给予大力支持。2015年以来安排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34亿元,用于开展6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专职监测队伍建设、643户避险搬迁安置等项目,全面提升丹巴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安排资金3489万元,实施丹巴县半扇门乡土地整理项目、聂呷乡和巴旺乡土地整理项目,共计整理土地21341亩,极大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

  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对口帮扶下,去年丹巴县22个贫困村摘帽。按计划,今年还将有16个贫困村、1608人脱贫。

  原标题:腊月山三村脱贫摘帽变了样

[寇敏芳 徐登林 编辑:许成嵩]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