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成都:创新载体形式 正能量迸发新活力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21 07:49】 【来源:成都日报】】
推荐阅读/td>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我市以茶馆为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为悦来茶园。 央视截图

  今年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成都骨科医生梁益建站上颁奖台,让全国观众看到了他的妙手和仁心。在随后接受《面对面》节目专访时梁益建提到,他不仅给患者治病,还要帮患者找钱,他会把募捐信息发布到茶馆等地方。“这样能募集到钱吗?”“能啊,我们成都的市民特别热心,有爱心的人很多,都愿意伸出援手。”面对记者提问,梁益建不假思索地回答,几句简单对话让充满大爱的城市形象深深印入大家脑中。

  梁益建的获奖不是偶然,他的故事也只是成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都市从创新载体和形式入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方法和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 形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良好局面。

  小茶馆传播正能量 全新载体引“点赞”

  成都始终将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将“大社会”转化为“小舞台”,将“大道理”转化为“好故事”,将“大主题”转化为“小场景”,推动核心价值观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2016年6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氤氲茶香中 传递正能量》,聚焦锦江区依托成都特有的茶馆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颖的做法赢得高度评价。

  茶馆作为信息集散地、思想碰撞场、意识共生所,是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平台,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成都市在有“川戏窝子”之称的悦来茶园重新编排了《铡侄》、《三娘教子》等优秀传统剧目进行演出,将传统茶馆演出剧目中“惩恶扬善”、“忠孝节义”的精神升华提炼为核心价值观“民主、平等、公正、诚信”等思想理念;在大慈雅韵茶堂用扬琴、评书、清音等群众喜爱的方式,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故事化解读、艺术化表达,在“百姓日用而不自知”中实现以文化人。结合创新创业,打造了88号青年空间创客茶馆、蓉创茶馆、菁蓉茶馆等一批“创新创业”主题茶馆,开展“《老成都·芙蓉秋梦》读书分享会”、“《国旗的故事》品读会”、“百姓故事会”等系列活动,突出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理念,引导青年创业者热爱成都、建设成都;在五福茶馆、黄甲茶园等社区茶馆专门开辟议事茶厅等方式,将邻里纠纷和矛盾化解在茶馆,使茶馆成为“民事民议民定”的居民自治有效载体。成都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茶馆文化的创新实践,推动茶馆成为了解民情的重要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开展服务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小茶馆”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大能量”。

  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打造品牌润物无声

  成都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经大力挖掘、创新转化、这些资源也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融入成都市民生活。全市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创作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作品近200个。扶持《青年作家》《星星诗刊》等文艺刊物出版发行,开展书香成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实施“国家精品剧目成都演出季”品牌活动,举办金沙讲堂、锦城讲堂等品牌讲堂,推动全市村(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全覆盖,大力开展“话剧进万家”、“筑梦家园·文化同心”等文化惠民演出近万场。积极弘扬孝善文化,打造孝善苑、孝善大道、孝文化广场、当代孝道文化博物馆等孝善文化示范点,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大力发扬家风力量,打造《家言箴语》精品广播栏目和特色系列宣传活动,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深入挖掘宣传“好家教好家风”、村规民约精华,以微广播剧为主要形式的日播广播栏目走进区(市)县、高校进行以“爱国”、“和睦”、“诚信”、“勤俭”、“孝道”为主题的现场宣传活动,弘扬传统美德,树立家国情怀。

  成都还积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故事会”品牌活动,以市级百姓故事会主题巡讲、区(市)县现场故事会、村(社区)基层故事会、电视(电台、网络)故事会和百姓故事会PK赛为重要抓手,推动老百姓讲身边好故事的活动蔚然成风。我市成立了纸鸢书院宣传文化交流平台,通过面向大学生打造以读书分享会为主体品牌,广泛建立学生思想工作站,积极支持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旨在高校开展围绕中心工作、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不断探索和拓展高校为主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全市大力弘扬民俗文化,打造国际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大庙会、金沙太阳节等全市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成都富于传统文化内涵、极具特色的节日文化盛宴,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悦来茶园以川剧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典型榜样 弘扬向善向上氛围

  3月16日,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举行了“成都榜样·蓉城最美社工暨五星级志愿者颁奖典礼”,表彰了十佳蓉城最美社工、十强社工机构、十佳社工项目和五星级志愿者。在成都,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依托重要节日和节点,各部门各领域推选出先进和榜样,形成人人争优的良性竞争。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吴永秀,登上好人365封面的胡斌、黄再军、耿琦、王暾、拉孟……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段段感动你我的故事,他们的存在让城市充满温度。

  成都特别注重用好身边先进典型这个最鲜活的教材、最直观的导向,大力开展“好工人”“好青年”“好警察”“好社工”等系列评选,让“成都榜样”既覆盖各行各业,又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截至目前,我市已评选“成都好人”715名、成都市道德模范201名;上榜“四川好人榜”402人、“中国好人榜”183人;荣获四川道德模范23人、全国道德模范2人和提名奖10人。

  同时,积极开展先进典型主题宣传活动,在运用大众媒体和公益广告立体化传播的同时,坚持对象化、互动化和参与性,在村(社区)、学校、医院、街道等群众身边广泛设置“善行义举”榜,开展“成都榜样”事迹展览和巡讲巡演。我市还下发《在全市范围内选树先进典型工作方案》,在基层党组织、党政机关、市属国有企业、科教文卫系统、公检法司系统、税务系统、群团组织等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树立实践导向,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精彩主题活动 推动形成学习浪潮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成都开展了以“弘扬长征精神、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文艺演出、长征故事汇、楹联诗词征集和网上群众性主题教育等活动,并结合不同时间节点和民风民俗推出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以优秀文化引领群众生活。

  2016年《书香成都·阅动听》广播栏目及线下活动,通过经典阅读欣赏、街头书话、影视图书馆、名人荐书等活动和形式大力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质。全市中小学校举行“感恩、珍惜、回报”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剪纸、绘画、国学吟诵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堂将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让孩子们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体会。

  成都还积极倡导全民公益活动,打造了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和“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开展“梦想·公益·聚合”2016年成都公益活动创新大赛活动,充分借助社会公益组织开展社会宣传和志愿服务,推出一批优质的公益创新项目,鼓励一批公益类社会组织走向专业化,加快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进程,用公益力量助力成都梦想。同时将全民阅读等广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活动提升为公益活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开展了300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受益人数200多万;注册成立成都益中未成年人关爱中心,启动成都首届“儿童保护周”公益活动,引领全民公益新风尚。


  打造示范点位 全面开花亮点频现

  武侯区全力推动核心价值观上街、入院、进楼、入户,促进核心价值观由虚变实、广泛知晓、深入人心;

  龙泉驿区统筹整合资源,打造“1+N”核心价值观展示基地——“1”即以洛水湿地好人公园为中心,“N”包括百家堂姓氏博物馆(家风家训示范中心)、四面空间(青少年美育中心)、弘陶书院(国学传播中心)、客家博物馆(乡贤文化展示中心)等多个特色示范点,让百姓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金堂县深入研究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变化,探索建设“孝善+”模式,将中华传统美德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倡导“在家当孝子,在外做善人”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出孝亲敬老、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

  近年来,成都大力打造核心价值观示范区(市)县、示范乡镇,积极指导武侯区、金堂县做好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推进示范县相关推进工作,制定下发《关于综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区(市)县、示范乡、镇(街道)的实施方案》,切实将核心价值观全力、全面、全程、全员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积极探索在县、乡两级全域推进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做法,并组织全市各级媒体加大对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工作经验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总结提炼各地各部门好经验好做法。

  创客茶馆 青年“创客”之家

  88号青年空间“创客茶馆”位于锦江区镋钯街88号,共上下两层。2015年12月,为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8号青年空间引入本土文化特色,将茶馆文化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题相结合,完成了从青年空间到创客茶馆的升级,由锦江区双创办、锦江区文明办正式授牌为“创客茶馆”。

  “创客茶馆”摒弃成都传统茶馆的休闲娱乐项目,秉承心灵交流、思想碰撞和提升素质的理念,切实为广大青年人群和都市白领求学创业、成长成才、社交生活和文化交流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是成都市有影响力、有特色的青年人群公共文化空间,每天到“创客茶馆”交流、学习、分享的青年人群和都市白领达100余人次。

  “创客茶馆”创立3年多以来,先后以创业为主题开展了大型的创新创业论坛、电子竞技比赛、众筹项目路演、商学培训课堂、人才交流招聘等各类活动近400场次,培训青年创业者1000余人次,培育小微企业200余个,辐射青年人群和都市白领上万人次。如今,“创客茶馆”已经成为锦江区公益宣传、社区文化、青年帮扶的示范性基地,具有人文格调的创业青年聚集地。

  悦来茶园 核心价值观融入川剧

  悦来茶园位于总府路王府井商场背后,保持着古朴、自然、人文的庭院式风格,建有仿古式舞台。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优秀的老、中、青演员以及梅花奖获得者每周定期在此演出,丰富、灵动、多彩的川剧精品折子戏,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

  悦来茶园以川剧文化“嫁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氛围营造和建设,用“为国三尺剑,尽忠一片心”、“穷人有穷人的志气,不要太把人看轻贱”等川剧经典唱词展现爱国、敬业、奉献的核心价值观精神;用川剧“生旦净末丑”等人物角色,体现戏曲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共生的美学特色。同时,设置“川剧名家名剧”“文明茶馆倡议”“文明公约”等宣传栏,增添“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锦江榜样”“锦江茶馆史话”等宣传物料,将核心价值观细致入微地植入茶馆文化。

  通过购买文化项目进茶馆,悦来茶园遴选了一批川剧名家出演的精品折子戏,定期在悦来茶园演出,传递爱国、守法、文明、和谐等主旋律,让成都市民和外地游客在喝茶、赏艺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郭家桥北街 法治文化一条街

  望江路街道郭家桥北街法治街区,由内河排水沟渠火烧堰加顶改造而生。2010年,借助旧城改造的机会,街道投入100余万元,对火烧堰进行了改造,提升了环境质量;2015年,街道又结合核心价值观“一街一园一院落”打造的机会,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再次投入400余万元,打造成了现在的“法治文化一条街”,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街区充分运用望江楼、薛涛井等人文特色,汇入“诗·竹·水”等文化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工作深度融合,既注重创新理念进行新文化打造,又发扬传统汲取精神营养。同时注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当中,形成了一道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化小景观。

  其中,地标建筑以汉阙造型为创意来源,将成都市文明公约和武侯微文明镌刻其上,进一步深化法治文化内容;街区打造通过诗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用群众最乐于接受的形式,提升宣传的效果,扩大宣传的覆盖面。

  武侯区文图两馆 乐享文化盛宴

  武侯区文图两馆于2015年8月1日正式运行,位于九兴大道137号,面积7509平方米。新馆365天开放,每周免费开放77小时,规划有“少儿阅览创作馆”“三国文化馆”“亲子互动体验区”“国学堂”“电影课堂”“读者沙龙”等特色功能馆区。

  2015年,场馆共计开展各类核心价值观文化活动96场,举行了首届“守信讲责”演讲比赛、“三国文化”讲座、“梦想大舞台·多彩武侯人”选拔赛、武侯区“走基层”文化惠民巡演、原创专题音乐剧《蜀汉之光》等体现武侯特色、融入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精彩节目。

  同时,结合创新创业,吸引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到文化馆的运行,并引进多家团队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利用公益广告的建设投入,不断加强文化氛围,综合呈现核心价值观的各项主题内容;通过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浸润到群众中去。

  杜甫草堂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利用学术优势和各种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杜甫及其诗歌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将研究成果通过文化活动、主题宣传的形式传递给观众,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观众能切身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内涵。

  近年来,杜甫草堂博物馆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诗歌朗诵会、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园林园艺展览等文化活动,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极好的社会影响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教功能,杜甫草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面向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包括公益课堂、文化讲座、教师培训、校外辅导、义务讲解等。

  同时,杜甫草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先后搭建了杜甫草堂诗书画院、草堂琴社、草堂文创联盟等产业平台,充分研究馆藏文物资源、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将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文物资源加以创新开发,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摄影 刘阳

[记者 杜文婷 编辑:覃贻花]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