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成都:车归位摆正 这样“小事”他每天做100多次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24 04:53】 【来源:成都商报】】
推荐阅读/td>

4月21日,成都,浆洗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刘科和队员正在摆放乱停放的共享单车。

  刘科一只手扶着车头,另一只手将车座使劲向上一提,娴熟地将一辆斜放在盲道上的共享单车推到了人行道边,与其他车子排成一排,“共享单车很方便,但有些人将车乱停乱放,不仅影响行人通行,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这是4月21日下午发生在武侯祠前面人行道上的一幕,也是刘科和他的同事们的日常写照。刘科是武侯区浆洗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他的职业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城管”——一个为了城市市容环境更干净、更有序的职业。

  刘科从2004年开始当“城管”,劝流动商贩、查沿街晾挂、挪共享单车……在一项项看似细小又繁琐的工作中,他与同事们一起维护着成都市容环境的整洁和有序、和谐宜居。

  刘科自己也从队员一路做到副大队长、大队长。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作为一线执法人员的刘科,也越来越能切身感受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含义。

  采访刘科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一件事:浆洗街道辖区内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在日常的市容环境治理中,刘科和同事们也需要向他们宣传与成都市容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语言成了沟通的障碍。后来刘科他们找到西南民族大学的教授,将相关的法规条例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宣传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刘科说,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新在日常工作中减少了很多因为沟通不畅产生的矛盾,“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如果因为沟通产生了矛盾,那不是适得其反了么?”

  这只是成都城市治理中的一个小细节,但正是这样一个个小的细节,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治理体系。

  一个现代化城市,需要大到国际机场、高端商场来提高城市化水平,也需要小到窨井盖是否完好、路边垃圾是否能及时清除来提高城市的精细化治理程度。

  城市管理,重在细节。每天,成都都有很多人像刘科一样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通过一件件细小琐碎的工作,维护着成都的和谐宜居。

  新技术

  占道摆摊一目了然

  一个指令10分钟内解决

  “大石西路166号违规张贴悬挂广告牌匾”“通祠路39号暴露生活垃圾”“一环路西一段9~10号果蔬店店外经营”……浆洗街道办事处联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不时跳出这样的“案件核查”提示。

  刘科介绍说,这是市容环境监督员们在辖区发现的市容环境问题,并通过相关的APP软件提交到指挥中心。

  随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操作,大屏幕上出现了浆洗街道办事处辖区地图,上面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圆点。“这是一个个天眼”,刘科说,经过授权,他们可以调取这些“天眼”的监控画面,“可以很快确定位置,并观看实时画面,如果确实存在,就会通过对讲机呼叫附近的综合执法队员去处理”。

  怎么确定哪个执法队员离出现问题的位置近呢?“这一个个流动的小点就是我们的队员”,刘科指了指大屏幕上的地图让记者仔细观看。成都商报记者这才发现,地图上分布着10多个小圆点,并不时移动着,在圆点的旁边还有姓名。刘科解释说,执法队员的身上都带有GPS定位设备,指挥中心会很容易找到。

  在刘科介绍情况时,大屏幕上陆续出现了7条“案件核查”提示,基本都是关于沿街晾晒和路面垃圾的,不到10分钟,这些提示又陆陆续续不见了,刘科说那是因为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要求是10分钟内解决,否则就会发出预警,如果超出综合执法范围,就要向上提交”。

  “这套系统是前年启用的综合管理系统,市容环境治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刘科说,这大大提高了综合执法的工作效率,“通过天眼,占道摆摊等情况都一目了然。以前,我们发现问题的方式主要是不停在街上巡逻,发现问题具有一定随机性。另一个问题是,处理完的事情在执法人员走后会不会恢复原样,这些通过天眼都可以直观看到”。


  新模式

  尝试服务外包

  执法大队不当“甩手掌柜”

  在刘科看来,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还体现在政府购买服务外包上。

  “我刚刚做城管的时候,浆洗街道店铺没这么多,也还没有锦里,人流量也没这么大,我们那时候是个中队,加上协管员一共七个人”,他说,随着成都发展越来越快,浆洗街道辖区的店铺越来越多,市容环境问题也变得多样化,执法中队就慢慢变成了执法大队,“加上协管员有50多人,但有时候依然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去年7月,浆洗街道办与一家保安服务公司签署合同,以市场化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将武侯祠横街、武侯祠东街和洗面桥横街片区城市综合管理委托保安公司进行管理。

  “我们开始也有顾虑”,刘科说,市容环境整治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对从事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人们会不会接受保安来进行协调管理?“我们经过反复研究之后认为,可以尝试在执法人员的带领下去做相应工作。在合同中,我们也详细写明了保安公司的执勤内容,主要有8条,包括发现违法建设即时上报等、市政实施的巡查报告等,划定了边界,现在效果还不错。

  “即便是服务外包了,综合执法大队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刘科说,综合执法大队会定期对保安人员进行培训,“和执法队员的培训是一样的,要求也是一样的,还要进行考试。保安公司人员流动性通常也比较大,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市容环境管理过程中尽量不要产生矛盾”。

  新问题

  共享单车很方便

  有人乱停乱放需规范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市容环境治理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

  “5年前主要是流动摊贩多”,刘科介绍,特别是在成都大庙会期间,每天都要劝10多起,东边劝完了劝西边,“有些你前脚刚走,他就又回来了”。

  这种天天劝年年劝,对于成都市容环境的干净有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明执法是一直强调的,劝得多了,很多人也能理解,后来我们采取了在路口劝的方式。浆洗街道辖区的各个路口都有值班岗,现在武侯祠和锦里片区基本上一个流动摊贩也没有”。

  “沿街店铺多了后的问题就是门前占道摆摊,影响行人通行,我们也是一家一家劝,宣传法律法规,时间长了,大家也就能够相互理解了”。

  从去年开始,共享单车以其随走随停的方便性在全国兴起,在成都几乎也随处可见。这也给刘科和同事们带来了一项新的工作内容——挪车。

  “特别是在锦里和武侯祠片区,人流量特别大,很多人骑车过来。尽管大部分人都会将单车排成相对整齐的一排,但还是有些人图方便就随便停在人行道中间了,让行人很不方便,特别是停在盲道上,还会引起安全隐患”。刘科介绍,每天该片区约有3000辆共享单车,他和同事很多时候挪车要超过100辆。他说,在成都和谐宜居的发展之路上,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一个现代化城市,需要大到国际机场、高端商场来提高城市化水平,也需要小到窨井盖是否完好、路边垃圾是否能及时清除来提高城市的精细化治理程度。

  城市管理,重在细节。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通过一件件细小琐碎的工作,维护着城市的和谐宜居。

  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市容环境治理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

  城市治理新模式和新技术,让一线执法人员越来越能切身感受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含义。

  延伸阅读

  今年城管将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与服务

  今年,成都市城管委将健全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广告招牌等标准体系。在精细化管理上,坚持实施中心城区环卫作业3级26类24小时清扫保洁制度,深入开展清洁城市环境行动,深化城市道路冲洗除尘“本色行动”。在严格管控市容秩序方面,将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与服务,源头治理各类小卡片,严格查处违法露天占道烧烤,加大越门经营治理力度。加强户外广告招牌审批管理,完善户外广告招牌市、区、街三级监管机制。

  同时,今年市城管委还将继续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战略,优化升级智慧城管综合应用系统。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迁云”建设,启动市、区(市)县数字城管系统软件统一和集中部署工作,深化街道综合指挥系统平台应用。加快智慧环卫、智慧照明、智慧道桥、智慧执法等智能监管平台建设。同时,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快执法总队天网平台功能升级。此外,今年将构建统一的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共享标准体系,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大数据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建设。

  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摄影记者 王效

  原标题:武侯区浆洗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刘科:这样的“小事” 每天要做100多次

[记者:韩利 编辑:王晓勇]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