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四川 国内 国际
财经 汽车 房产 文化
娱乐 体育 乡村振兴 图片
公益 教育 健康 旅游
原创 视频 微博
专题 居家 法制
群众路线 太阳鸟时评
麻辣社区 四川手机报
天府新区
吃喝玩乐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中国西部网 四川发布 廉洁四川 四川政协网 记忆四川 中国川剧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中国文明网-四川 数字四川 i公益 魅力新都 辟谣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成都:健康绿道覆盖全域 到2020年将有1000公里
http://www.newssc.org 】 【2017-04-27 09:26】 【来源:成都晚报】】
推荐阅读/td>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明显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基本建成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市民在大都市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铁腕治霾

  完善成都平原环境建设协作机制,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强力实施电能替代、尾气治理、扬尘管理、工业减排、露天禁烧,让市民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科学治堵

  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倡导共享绿色出行,加密轨道交通网、城市公交线网,加快街区循环成网,疏通改造拥堵节点,加强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构建快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畅通。

  重拳治水

  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强力实施重污染流域综合整治、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良好水体保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病害整治、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等工程,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全域增绿

  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

  谷雨刚过,雨水淅淅沥沥,拦不住市民出行的脚步。成都周边新建的绿道,成了市民踏青的好去处。根据《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方案(2016-2020)》,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滨河绿道700公里。同时继续建设健康绿道系统,以“拜水观山”“天府森林”“天府江岸”“翠拥锦城”等九大主题线为基干,形成覆盖全域的三级健康绿色廊道。到2020年,建成健康绿道1000公里。

  三环路环境“堪比”澳大利亚

  昨日16时20分,阴雨绵绵,气温约17℃。荆竹小区六号院外侧的北三环路三段绿道上,61岁的张大爷和60岁的文阿姨一前一后快步疾走。红色塑胶绿道的两旁,绿草成茵,近两层楼高的刺桐、杨树有序地排列。每日早晚,老两口都要到三环路的绿道上走一个小时。自从2009年搬到三环路旁的富丽花城,这一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以前没有绿道,不好走,两边都是树林、竹林,一个人走起来心里害怕,只能挨着辅道边上走,还危险,现在三环路这个环境简直没得说,整得好!”张大爷边走边感慨,“要不是下雨,来这里锻炼的人更多。”

  53岁的宣宣领着一只一岁大的史宾格犬,与老两口擦身而过。每日早晚两次,各4.5公里,朋友圈里,宣宣近一个月以约15000步的步数占据排行榜前三位。三环路改造前,宣宣只能在自家小区内转圈运动。“本来打算在城外买套房子养老,现在根本用不着,三环路环境多好,一出门就是公园。”近几日,宣宣正劝着大孃回国养老,“她女儿在澳大利亚,跟我们说那绿化多、环境好,我立刻就把三环路的照片发给她了,喊她快回来看看。”

  绿化景观改造将引入海绵城市理念

  去年年底,三环路启动绿化景观改造工程,本月底将基本完成绿化景观提升、非机动车道和绿道贯通改造,届时将呈现一个全长52公里的环城大公园。之后,主体工程建设将全面展开,整个改造工程预计2018年8月完工。川陕立交至凤凰立交内侧,约1公里绿道,是三环路绿化景观改造后开放的首个示范段。

  据了解,此次三环路的绿化景观改造将引入海绵城市理念,除了绿化“颜值大增”,还具有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雨水花园”,中水回用灌溉系统等,并在沿途平均每两公里就设有一个包含洗手池、座椅、残疾人卫生间和母婴室、管理室、环卫工人休息室的厕所。

  此外,改造后的三环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将彻底分离,原本的辅道将拓宽至12.5米,其中包括三条车道和一条大容量公交车道。人行道在保留原有乔木的基础上将被改造为非机动车道。三环路两侧现有绿道将被拓宽作为人行道使用。人行道处在绿地中间,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一条二十几米长的绿地。

  成都首条“空中绿道”引来众多游客

  沿北三环路三段,经西芯大道往出城方向行驶约30公里,即可抵达郫都区三道堰镇。成都首条空中绿道——彩虹桥架空于徐堰河河面之上,旁边的河堤上,常有三五位垂钓的人。

  昨日15时,重庆来的贵柏荣一行5人正在彩虹桥上合影留念。“好美呀,空气特别好,要是重庆有这种好地方,人肯定多得很。”同行的刘阿姨不禁发出感叹。中午11时,贵柏荣一行人从重庆出发,乘高铁前往成都,“我们听朋友说这里有条空中绿道,特地过来看看,打算今天住一晚再走,果然不虚此行,看那些在桥上散步的老人,表情里都透着一股满足感。”

  此时,65岁的陈大建骑着自行车经过贵柏荣身旁。在郫都区生活了二十几年,每隔两天,陈大建就要骑车到徐堰河周边转一转。“我是看着彩虹桥修起来的,刚开放时来的人就特别多,你看这桥面的油漆都被磨得差不多了。”

  徐堰河是成都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地和锦江之源。为保护成都饮用水源,郫都区投资2600万元在徐堰河畔打造了一个田园和水源结合的特色湿地公园,为防止水体污染,采取架空的设计方式,将人行“绿道”建在湿地公园之上。彩虹桥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南侧全长891米,北侧全长1300米,桥面宽3.5米,可供两人并肩骑行。该绿道还串联起了郫都区三道堰境内约7公里的生态绿道。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 摄影 孙琳

  专家访谈

  成都晚报专访市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樵

  天府绿道咋建 市民都可提建议

  建成环城生态区,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成都准备怎么做?据市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樵介绍,目前,最新的环城生态区方案正在完善优化中,整个方案预计提交时间在5月底。他表示,天府绿道的打造从环城生态区开始,它也是环城生态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会在全域成都开展天府绿道打造工作。

  张樵透露,此次从编制方案的过程本身来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会采取更开放的方式向全社会征询意见,“预计在方案提交后会启动市民征询这个工作。让全社会参与到规划和设计中来。”比如:大家心目中的环城生态区是什么样的?希望建成什么样?应该怎样布局,有哪些功能?环城生态区中的绿道希望如何建设打造?这些都可以提意见。目前,具体征询方式还在讨论研究中。此次编制方案的最大不同在于,不只是让专家、设计人员来说,领导来决定,而是让市民都参与其中,“但参与不等于众说纷纭,要有的放矢。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好的理念、好的建议,我们都会把它纳入进来。市民的意见也可能成为方案的一部分。”

  成都晚报记者 胡科 黄尚斐

[记者 胡科 黄尚斐 编辑:覃贻花]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