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引擎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从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过度依靠投资、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必须从创新上寻找突破口。而创新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才能创造价值,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何为创新,创新不仅包括技术性变化,还包括资源配置改善和组织的创新,以及知识与文化的发展。几类创新相辅相成,在相互影响中提高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和效率。
从人民群众的需求来看,高层次的物质财富需求和精神需求将逐步成为主体。经过了近三十年的追赶历程,自主创新和前沿创新将逐步成为创新的突破口。只有通过创新,更好地挖掘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通过消费引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将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总的来看,以人民需求为基点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福祉的提高。
人民群众将逐步成为创新主体
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引擎,而创新的群体将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将成为创新的主体。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其一,物质财富发展支撑了自由意志职业者,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从而形成大量的“创客”。其二,互联网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壁垒逐步减弱,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意、设计、制造的主体,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将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设计师与发明家。其三,不同于基础的物质财富创造时代,高层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需求呈现出强烈的个体偏好异质性,大众创新有利更好地挖掘需求,满足需求。
不可否认,经过长时间训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物质财富的创新上更具有优势,技术发展也将在精神财富的创造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相比于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需求是有限的,高层次的需求将逐步成为人民群众需求的主要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一个好的点子、一个新的设计将同样对提升和创造价值产生巨大的作用,从而多维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
同时,创造的乐趣将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到创新中来,当人民群众逐步成为创新的主体后,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创新将不仅仅通过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需求,其本身也将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水平。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博士,现在广元市发改委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