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来自什邡市各级部门的干部职工、环保志愿者以及沿岸群众代表齐聚白鱼河、筏子河,治理黑臭水体。受访者供图

民警和工人在广安市全民水库朱家坝村段打捞水葫芦。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资料图片)
洁水
推行河长制
岷江水质改善明显,嘉陵江涪江水质好转
全面推行河长制,四川正扎实行动。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全省41个地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全省10条主要河流纳入目标考核的109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71个断面水质优良,占65.14%。
从流域看,岷江流域水质改善明显,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水质呈改善趋势,雅砻江、青衣江、长江(金沙江)、大渡河和安宁河等5条流域保持优良水质。“总体情况不错。”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陈维果说。
值得警惕的是,沱江流域涉及德阳、成都、资阳、眉山、内江、自贡、泸州7个市,一季度24个监测断面仅2个水质优良。渠江流域水质也有所下降。
陈维果介绍,目前全省有2100余家重点风险源企业纳入监控,其中,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等高污染企业大多布局在沿江沿河等环境敏感区,突出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如何出招?我省将加强良好水体保护,抓好地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泸沽湖、邛海等良好湖库环境保护。狠抓中重度污染水体治理,继续以沱江、岷江、嘉陵江等流域为重点,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抓好黑臭水体、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整治。抓好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纳入规划的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城镇排水管网配套建设。
省环保厅还将对21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的4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52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城镇的228个饮用水水源地,2808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开展调查评估。督促各市(州)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专项整治和安全隐患自查,在江河源头区、水资源涵养区、水环境敏感区,全面清理拆除排污工矿企业,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
“在河长制新机制下,加快构建水环境管理新格局。”陈维果希望,水污染防治要由常规治污“零敲碎打”向以流域和控制单元为重点的攻坚作战“系统推进”转变,由主要监管企业向督政督企“两手抓”转变,由环保部门“单兵作战”向各方参与“集团会战”转变,保持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确保水质稳中趋好。
“治理了几家重污染企业,现在水也清了。”5月15日,乐山市民方先生站在岷江边,晒着太阳,好不惬意。当天全省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给出实时监测数据:岷江在乐山出境的断面水质为III类,稳中趋好。“以前这里的植被破坏、工业污染、生活垃圾等情况较为严重。”方先生感叹,现在水质一天天变好,让附近百姓喜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