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市民点赞:天蓝了水清了

2017年05月18日 07:32:10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 殷鹏 编辑:覃贻花

  净土

  详查隐患点

  标注3万个农用地详查点位,确定重点监控企业名单

  天府大地的土壤环境如何?“总体情况不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省环保厅土壤处处长康宁直言,攀西地区、成都平原区、川南地区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突出,区域性污染隐患大。

  打好“净土战役”,近期有何举措?“首先掌握基础情况,加快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制度。”康宁介绍,目前已完成《四川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布设方案》,点位布设覆盖21市(州),共1956个国控监测点位,“2016年底开始,已对全省耕地、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污染企业周边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

  2016年8月起,省环保厅组织各地对全省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环境风险点开展全面排查。排查结果初步显示,全省具有污染风险的实际点位2389个,其中,重点工业企业污染风险源点位1062个、场地污染风险源点位1163个、工业园区污染风险源点位70个。

  据记者了解,《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入库申报指南》已制定印发。我省正在开展“十三五”中央和省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储备库建设,已完成首批11个项目的入库工作,正积极推进第二批12个拟入库项目。

  我省还选择德阳、泸州、凉山3市(州)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试点区,崇州、绵竹、古蔺、江安、船山、犍为、安州、蓬安等8县(市、区)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5月底,省环保厅将组织11个试点区(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到湖北省黄石市和浙江省台州市学习试点经验。

  我省还将出台《四川省土壤污染详查实施方案》,摸清全省土壤污染的区域、分布、类型和污染程度,建立基础数据库,为土壤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提供支撑。据悉,省环保厅已完成6378家企业基本信息和遥感影像图上空间位置标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验室初步筛选和复核、约3万个农用地详查点位的核实和标注以及流转中心和样品库建设工作。

  “加强土壤环境监管,坚持以法治污、铁腕治污。”康宁说,我省将强化对工矿企业和工业园区的日常监管,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督促企业做好土壤监测和风险防控。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和单位,该查处的查处,该整治的整治,该关停的关停。

  “五环”模式给力水清了岸绿了

  ——四川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探索

  □本报记者 殷鹏

  广元市南河湿地公园,如今是群众休闲的好去处——抬头有青青的群山,低头是清澈的河水。这是该公园治理后的美景,也是我省黑臭水体治理的缩影。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5月16日,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陈维果如此总结黑臭水体的治理要义。全省已认定的99个黑臭水体中,目前有46个完成治理。

  去年,广元市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规范规程,对城区自然水沟进行检测,并对照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最终排查出需治理的56条自然水沟。

  黑臭水体怎么治?广元探索,把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城市总规、控规等法定规划和城市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科学编制黑臭水体整治规划,形成“一沟(河)一策”整治方案,再采取工程和非工程相结合治理措施,逐步实现城区河流(沟渠)水清流畅。

  工业集聚区污水、农业面源(禽畜养殖)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城区雨水污水合流等,是形成广元城区黑臭水体的主因。广元市把录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19条重点黑臭水沟,纳入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一期工程。根据不同的污染成因,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初雨治理、生态修复、蓄水补水“五环”模式治理,力图在治理后实现“水清、岸绿、生态、景美”。

  广元凤凰驾校至原娃哈哈厂路段,是环卫工人韩仁开 8年来每天走的一段路,路上有一条黑臭水沟韩家沟。

  多年前,韩家沟水清,还有鱼虾活动。“前两年不行了,山上流下来的水又脏又臭,鱼虾也少了。”韩仁开说,水沟上游有养猪场和宰牛场,水沟两边的民房没有化粪池,雨污管网未分离,导致韩家沟臭气熏天。广元首批治理的黑臭水沟就有韩家沟,目前治理已完毕。“再也不用戴口罩上班了。”韩仁开露出了笑脸。

  据悉,广元市首批治理的19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5条,共投资3亿元,累计完成主、支管网建设41公里,清淤25万立方米,新建堤防20公里。到2020年,力争实现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县城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

  成都、德阳、内江、南充等地也在进行大规模的黑臭水体整治。今年,成都市建成区,更要消除全部黑臭水体。为此,成都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和截污再行动,通过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水网格局、全面实行河长制等,全面提升城乡水环境质量。截至今年3月,成都市认定的41个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截污工程。“目前进展不错,但要完成年底消除全部黑臭水体的‘硬任务’,难度不小,还需持续发力。”陈维果说。

  截至今年3月,全省共认定黑臭水体数99个,其中46个完成治理、8个在制定方案、18个工程开工、22个在立项及开展前期工作。“水体黑臭是城市水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不仅破坏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陈维果说,黑臭水体整治不仅要彻底清淤,还要精细化施工,把污水全部截入管网,让更多群众告别“臭水沟”的困扰。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