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客:四川交通变化大 提高工作效率
毕业于成都大学的杜鑫,是在四川高校青年大学生中颇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他的网名“学长有话说”,比本名更广为流传。如今,杜鑫还多了一个新身份:青年创客。他和他的小伙伴在新媒体创业中,正在努力有所作为。
因为工作关系,杜鑫常常要出差省内各市州。谈及过去五年的发展变化,他说印象最深的是四川的交通。“四川交通发展变化真的很迅猛。真正能实现上午从成都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很多地方。”杜鑫说道,比如,前两天,他下午还在达州出差,晚上就坐动车到峨眉山了。交通的便捷,对市民的出行非常重要。“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创业者,常常出差,便捷的交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
成都某外企员工刘先生:希望和新意
在外企上班的刘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大学毕业后到成都工作,今年是他扎根四川的第10个年头。一提到四川,他首先想到的是“希望和新意”。在川生活10年,他所看的“新意”体现在生活的行、购、住、文等各个方面。
2007年,刘先生应聘到成都高新西区一家外企工作。他还记得当年从火车北站乘车到郫都区,坐的公交车非常老旧。但是现在,成都的公交车宽敞、干净、噪声小,乘坐体验很好。同时,成都还开通了BRT,大大方便了上班族的出行。成都公共交通的变化,让他看到不少新意。除了公交车,成都轨道交通发展也非常迅速。刘先生居住在郫都区,如今,有轨电车和成都地铁6号线正在建设当中,未来,在他家附近将会有一个地铁站。“以后出行将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刘先生也看到成都商业环境越来越好。他以自己长期生活的郫都区为例,“我们家附近1公里范围内,近年来已经开业了万达广场、恒创广场、百伦广场等综合商业体,吃饭、购物、娱乐都非常方便。”他接着说,城市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郫都区的沱江河绿道,改造后非常漂亮,特别适合骑行。现在,周末我们家人都很喜欢去这里骑行玩乐。”
虽然是理科生,但刘先生很喜欢阅读,是郫都区图书馆和四川省图书馆的常客。“过去,郫都区图书馆紧挨客运中心,很小也很嘈杂。如今,新落成的郫都区图书馆不仅宽敞明亮,且定期举行各类讲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对于未来四川的发展,刘先生表示,将会看到更多希望和新意。“只要满怀希望朝前走,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