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水十条”发布 到2022年消除全市黑臭水体

2017年06月19日 05:37:13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李秀明 编辑:王晓勇

  8

  加强毗河、西江河等7条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

  多措并举确保重点流域

  水环境明显改善

  按照治理工作安排,将对毗河(含青白江、长流河)、西江河、府河(含沙河、陡沟河、洗瓦堰、秀水河)、江安河、杨柳河(含白河)、新津南河、鹿溪河等7条重点流域实施综合治理,确保其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建立重点流域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建立工作进展月报制、约谈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将有效地杜绝反弹现象。

  9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打造海绵城市。

  2021年建成

  不少于200公里地下管廊

  今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成都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文件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完成锦江轴天府绿道概念规划及实施方案并有序启动,基本建成杉板桥、二仙桥、鹿溪河生态区建设项目等海绵型公园绿地示范项目。到2020年,初步形成340公里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到2021年,地下综合管廊建成不少于200公里。

  10

  加快完成蓝线规划,拆除河道两岸违法建筑,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2019年全面建成

  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

  此外,根据“成都治水十条”,全市将加快完成蓝线规划,拆除河道两岸违法建筑,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到2019年,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市水务局还将会同规划、建设等部门和相关区(市)县,依托江安河、走马河、东风渠、毗河等河流和路网,尽快启动7条生态廊道的建设工作。

  成都商报记者 李秀明

  原标题:2022年 消除全市黑臭水体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