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公布了成都市重点产业导则,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3个方面,分别从重点行业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发展引导5个维度,描画了对重点行业的引导发展全景。
养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未来,成都市民将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哪些福利?成都晚报为你详细图解。
1
先进制造业
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
生物医药
产业发展定位
坚持“三医融合、高端定位、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以医疗应用为牵引、研发创新为主线、专业载体为支撑,着力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环境,深化国际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鼓励企业间兼并重组,提升产业质量,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将成都打造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中心。重点发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学药物、现代中药。
产业空间布局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先进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智慧健康。
成都医学城(温江):重点发展特色医疗服务、择优布局新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医疗大数据及相关衍生行业、健康保健食品、医疗健康等生产性服务业。
人工智能
以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支持数据资源共性平台和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壮大本地人工智能企业竞争力,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数据信息资源集散地、关键技术创新地和特色应用示范地。
产业发展定位
2017年,人工智能产值力争占全国5%,培育1-2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地人工智能企业。
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在全国占比达到8%,培育1-2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根独角兽企业。
产业空间布局
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软件。
成都科学城:人工智能研发,智能硬件平台、智能软件及系统集成、信息安全。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新型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软件、数字内容服务。
郫都智慧产业园:智能机器人、智能航空器等智能终端设备,大数据开发应用,相关生产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