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
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服务、旅游、商务服务、会展、服务外包、体育、养老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总部经济、平台经济
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定位
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创中心城市。重点做深做优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特色文创产业。围绕“文化+”“互联网+”,积极培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信息服务、数字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文创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心城区以突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打造富有蜀文化魅力的城市会客厅。
产业空间布局
“双核”即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为“核心”
中心城区:依托中心城区的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核心区。持续推进东村项目,建设成都东村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区。加快推动成都音乐坊、三国蜀汉城、天府芙蓉园、“水润天府”都市休闲旅游街区、四川国际文化人才港等项目建设,推进音乐、演艺、影视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高端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展示区,形成以音乐为主导,艺术与休闲融合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天府新区: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媒体、数字出版等文化业态,形成符合时代新潮流并具有天府新区特色的“经营、生产、服务、运作”模式,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化大都市特色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
“两带”即龙门山文化产业带、龙泉山文化产业带
龙门山文化产业带:在彭州市、邛崃市、蒲江县以及都江堰部分地区,大邑县和崇州市的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大熊猫文化、古蜀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蜀文化特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龙泉山文化产业带:在青白江区、金堂县、龙泉驿区、简阳市、新津县和天府新区的部分区域,培育和开发山地运动休闲、水上运动休闲等文创旅游产业和现代文创产业新区。
养老服务
产业发展定位
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托底和监管中的主导作用,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家庭和个人在养老中的基础作用,以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抓手,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带动养老服务与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极大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老有颐养”的典范。
产业空间布局
在重点保障高龄、失能、失智、失独、空巢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从普遍性和可及性的角度,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完善“居家一社区一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做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和措施;在加大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投入,促进养老服务资源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