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欧洽会助力成都开启新时代对外开放新征程

2017年10月27日 18:49:46 来源:人民网
编辑:覃贻花

  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十九大报告提出,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成都对外开放开始策马扬鞭。

  10月25日,第十二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简称“欧洽会”)在成都开幕。这也是继9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队赴欧洲捷克、波兰、西班牙三国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之后,推进蓉欧深度合作的又一件大事。

  迄今,“欧洽会”已连续举办十一届,累计参会的欧方企业达3120余家,中方企业达5720余家,已发展成为欧盟成员国参与最多、欧方企业参与最广泛、中欧交流规模最大的投资、贸易和技术创新合作盛会之一。本届“欧洽会”则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为主题,结合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寻找“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投资、贸易和科技领域全面合作的契合点和新机遇,共促蓉欧全方位的深度务实合作。

  作为本届开幕式的重头戏,欧盟研究与创新中心“ENRICH中国西部中心”正式揭牌,入驻“中国—欧洲中心”,成为欧盟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简称“ERICENA”)落地中国的第一个区域分中心。而今年5月在成都高新区启动的“中国—欧洲中心”,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对欧综合合作交往平台,将成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和中国西部对欧全面合作的新窗口、“欧洽会”的永久会址。

  作为成都对外开放的新载体,“中国—欧洲中心”迎来的首个入驻者,自然不是无名之辈。事实上,“ERICENA”是欧盟委员会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资助项目,9家欧盟机构和4家中国机构合作,以358.9万欧元的项目总预算,共同开启欧洲科学、技术和创新机构与中国市场对话的窗口。落户成都“ENRICH”则是它在中国的第一个区域分中心,将成为中国西部与欧盟研究创新合作的新平台。

  那么,耗资如此庞大、框架如此宏伟的项目,为什么会选择成都?欧盟委员会科研总司国际部中国事务部主任魏立国的解释是,欧盟在成都已经有超过十年的合作基础,项目运行蒸蒸日上。而另一个未被明示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成都高新区今年7月对外发布的政策窥见一二。政策表明,对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企业、人才入驻“中国—欧洲中心”,将给予运营补贴、项目启动资金、配套服务等多项扶持。

  可以说,成都本身的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是项目方考量的前提,而成都不断对外释放出的“大手笔”信号成为吸引外方的一个重大“诱饵”。一面提供载体支撑、一面予以运营补贴,成都在向世界展示对外开放的锐意和雄心。

  但如果把这次入驻简单视作以往开放模式的再扩大,就小看它的意义了。现阶段,我国正在由经济全球化的配角演变为主角,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提升。全球经济格局演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需要更多的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先进位掌握话语权。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这一原则之下,中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从十九大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难看出,成都迎来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最好时代。成都有机会也有实力冲击“世界城市”,实现建强区域中心城市、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冲刺世界城市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在十九大报告的引领下,成都开始了对新模式、新平台、新业态、新领域、新优势的探索。

  两个关键词透露出成都的机遇。第一个关键词是“一带一路”。在传统以海洋为载体的向东开放格局中,成都是内陆腹地。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则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中国向西铺就开放之路。在当下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下,成都走向内陆开放的前沿。近万公里的蓉欧快铁大动脉则为成都对欧开放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陆上交通条件。正如9月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欧洲之行,意在围绕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欧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渠道,拓展“蓉欧+”辐射范围,与欧洲大陆“同频共振”。比如在捷克举办的“成都—捷克通用航空专场对接会”,中捷共计20余家通用航空领域的企业进行了现场的商务洽谈,探索通航飞机研发制造,国际航空物流,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指挥体系、通信体系建设等领域合作。捷克是全球通用航空产业的领先代表,成都是中国四大飞机制造基地之一,两者的牵手合作,必将给成都的航天产业带上更高的高度。而在在波兰,双方签署《合作拍摄蓉欧快铁纪录片框架协议》、《演出和交流合作备忘录》,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效果正在加速呈现。

  第二个关键词是“创新”。中国不再是提供原材料或市场,而是要形成一个资源集聚的整合点,汇聚科技、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范锐平在捷克会见斯柯达中国总裁韩盛时,对方就曾表示将加快在蓉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还将与电子科大加强在车联网、智能驾驶等领域合作,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在西班牙,双方深入探讨经贸、旅游、文化、科技、教育、足球、音乐、商会以及市政建设、城市规划管理等各领域合作。“中国—欧洲中心”,正是成都在全球整合运用要素资源,推动高端人才、专利技术、科技成果等国际高端资源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的重要平台。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将使成都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的核心,构建新经济时代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目标宏大,成都征程尚远。但成都自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强担当,树立冲刺世界城市的雄心壮志,不因路远而止步。10月26日,成都直飞纽约的定期航班开通,成都与世界金融中心的距离正在拉近。10月27日,成都的国际咨询顾问团将为成都的先进制造业出谋划策,借国际一流智慧,享世界发展机遇……新时代之下的成都开放新征程,正在徐徐启幕。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