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航空人才培养摇篮在成都 “最美大学”里树起中国职业教育新标杆

2017年12月10日 12:56:56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周鸿等 编辑:崔凤娇

礼仪课时空中乘务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这里的学生上课,要打开手机

  当很多学校让“手机退出课堂”时,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却倡导却要求全校2万多名师生带手机进课堂,2013年起,西航便开始打造“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把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通过移动互联网巧妙地传输给学生,这个特立独行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外界不小的争议,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我们走进一间教室,70余名学生正在上民航运输专业的“值机理论课”。靓女俊男们穿着统一的制服,8个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每个人的课桌上,除了有书、笔、本子等学习用具以外,很显眼地摆放着智能手机。授课教师手里也同样拿着一个手机。

 

  当教师在讲解“高端经济舱服务项目”这个在民用航空服务领域中新出现的事物时,学生们通过手机搜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小组组员在各自查询的基础上积极发表看法,“记录员”紧张地进行着整理,并不时插入自己的观点,最后,各小组的“发言人”纷纷呈现出各自的观点。

  “原来我只准备让大家掌握六种不同的特点,同学们却总结出了13个精彩的差异性服务,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期。”授课教师赞叹道,“我们在课堂上对手机的运用,把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并且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包容更多的观点,我和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和成长。”

  早在2013年,学院院长魏全斌就在实践中提出了网络教育模块、技能培训模块、课堂互动模块、素质养成模块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模式,并率先提出构建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 在这四个模块中,网络教育模块是素质养成中的第一步,也是其他模块能够落实的基础。网络教育模块不是传统的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在线教育和教育的网络化管理,而是用互联网思维来指导教育教学,利用学生的手机端等终端工具,在课间等碎片时间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碎片化地进行传播,真正做到知识传播的“润物细无声”。

  “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几乎无所不包,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管理、德育、公告、宣传都在其中。以往学校发通知,总是通过校园广播一板一眼地播报,学生们一听就觉得不亲切。现在发个通知说个事都是通过校园微信群或公众号。每一条短信亲切的话语下隐含着“碎片式”的教育因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教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