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学楼
理想者“云非先生”,要创建世界最大公益教育集团
最美大学、最大民航教育集团、领先的教育理念,这一切令人瞩目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位西航和泛美的创始人、掌舵人——“云非先生”魏全斌。
和许多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同龄人一样,“云非先生”魏全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者情怀——“把教育作为信仰,用教育改变世界!”
1995年初,27岁的魏全斌一头扎进了民航职业教育。从非学历的单一专修学院,发展到涵盖中专、大专、高职、培训等多层次,跨界民航和通航产业的航空职业教育全链条,他用了22年。其间,魏全斌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他先后提出了空间管理、时间管理、节奏管理、情绪管理、四大特色、企业化等管理理论,并逐步丰富、完善成体系,撰写了《教育改变》;他还提出了“自省、自修、自给、自乐、自信、自立、自持、自然、自由”的九自理论,提出了教师队伍五大标准:正心、正形、正容、正言、正行;提出了教师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是“服务员、战友、导师、家人”四位一体等思想。他撰写了《中专合格学生评价体系》,较早完善了素质教育体系,并提出了职教育人理论。这些思考成果,无不凝聚魏全斌的教育理想:“通过教育改变学生人生、造福公共社会。”
20多年来,数万莘莘学子因为魏全斌的理想而受益。理想在院长和学生中间薪火相传。学生们一批一批地走出校园,进入民航大家庭,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然而,敢想敢干的魏全斌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止,他理想的翅膀越飞越高,放眼未来,魏全斌更是将“创全球最大公益教育集团”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责任,实施包含“智慧树计划”与“方舟计划”在内的三步走战略计划。第一步,拟在全国建成六所航空大学,十二所中职学校及几十个培训品牌;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建立航空学院,培养适应世界航空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国际化的民航、通航一流人才。第二步是“智慧树计划”,以香港科技大学为蓝本,在全国建成十二所公益应用型科技大学。第三步是“方舟计划”,实现集团教育的进一步公益化,在亚洲、非洲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建一所综合性公益大学,通过教育来改变世界,打造世界著名的公益教育集团。
魏全斌说:“我计划在自己65岁之前,将所有的教育资产打包成一个基金,献给社会,希望能办成有数百年历史的老牌名校。”这或许是魏全斌在事业上的终极理想。(图由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