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妻子:危房改造,天天上门看进度
丈夫:为贫困户跑无数次 解决低保
村里的贫困户,多是因病致贫,或是意外丧失了主要劳动力,上有老下有小。
2016年夏天,5社的喻真贵去世,留下了智力不正常的妻子和17岁的大女儿,三儿子四五岁了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二女儿常年寄住在亲戚家,还有一个刚刚两岁的小儿子。孤儿寡母生活自理都成了难题。
巫显通做了喻真贵哥哥的工作,让哥哥嫂嫂照看着几个孩子。为了给喻家的两个儿子上户,巫显通跑了无数次民政局,给两个孩子做了亲子鉴定、登报公示,前前后后一个多月,落了户,才能解决低保的问题。
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也是一个难题。4组魏华莲家的土坯房,从外面看上去尚好,但实际内部的柱子已经朽烂,山里湿气大、下雨多,可能一场大雨就塌了,危险得很。但魏华莲和丈夫年老多病,儿子儿媳都智力不大正常,膝下还有孙儿孙女需要抚养,日子过得紧巴巴,一个月都舍不得割一回肉。
做通魏华莲一家危房改造的工作,不容易。李维蓉几乎天天都走山路上门,口水都说干了,好不容易讲明白利害关系,老人点了头。但刚要开工,魏华莲的丈夫去世,又因为要修房子占别人家的林地起了纠纷,魏华莲半夜给李维蓉打电话哭诉,房子修不起来、不修了。李维蓉又上门协调解决,几乎天天都上门盯着工程队,比自己家修房子还费心。“天天都来,要不是她,我哪里修得起房子。”魏华莲眼泪连连,李维蓉挽着她的手臂笑着说“我来吃饭的”,魏华莲抹着泪:“还说(吃饭),你给了钱的。”
不仅是魏华莲家,其他几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也是费老大的神,有的在外地务工没回村,李维蓉四处找来联系方式做思想工作;开工了,屋基地有几块大岩石,又要找专门的施工队来打;道路硬化好不容易完工了,材料能运进来了,又遇上下雨……扶贫工作卡着进度时间表,督查检查随时进行,进度落后了,一天一个通报,夫妻俩简直觉得压力巨大。
在自己从小长大的村子,巫显通和村里的老人都熟悉,40多岁的一批又多是自己曾经的学生,但两口子不是没受过委屈。村里确定的第一条硬化公路项目,通过县里公示审批确定下来,但有得知水泥路不经过自己生产组的村民不干了,有村民说肯定是在镇里当干部的李维蓉挑唆的,不让从自己组里过。头一天下乡,这个生产组的村民还热热闹闹地打招呼,第二天再去,就都给李维蓉甩了脸色。不明所以的李维蓉听到了闲言碎语,心里堵得不知道哪里去说,刚走回村委会办公室,就大哭起来。“一则项目是县上定的,二则她就是个工作人员,咋个可能是她能决定的?”巫显通说,“棒子”打在妻子身上,实则是在自己身上流着血。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陶轲
夫妻与领导的一场对话
“我已看淡生死 活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2017年10月的一天晚上,刚刚开过脱贫攻坚例会,李维蓉和丈夫巫显通走进镇党委书记的办公室。
“杨书记,我说不准哪天可能就走了,你还是尽快帮我物色个人接手,我好教他熟悉民政工作的业务,到时候不熟悉、出了纰漏要不得。”
“你要走?调哪里去,我咋不晓得?”
“我还能调哪去,我是怕我哪天就不行了,不能因为我耽误了工作。”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控制情绪的李维蓉语气里仍然止不住地哽咽,大滴的眼泪从她有些灰暗的脸上滚落。
身后,掐着烟的巫显通沉默着,没有说话。
“我活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李维蓉说,前些年自己刚确诊癌症时,儿子工作没稳定、还没结婚生子,争着一口气想着不能倒下。现在,家里的事已经不用自己费心,这两年忙着脱贫攻坚,也没有更多的心思去想自己生病的事。
如今,面对生死,李维蓉说自己看淡了。
李维蓉今年就50岁了,干到年底,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为什么不提前办理病退?李维蓉怔了一下,说,没想过,只有一年就退休了,没必要请假,自己一天没有退休,工作就是一份职责,就要去用心完成,“如果能干到退休呢,就可以休息了,就算(倒在了工作上)也没得啥子。”
镇领导担心李维蓉的身体,也曾劝过她多休息,平时也会让同事分担一些她的工作。
而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巫显通的身体明显好转,之前不能伸张的右手手指终于又能握住笔了,只是多写一会就头晕。对丈夫,李维蓉最担心他抽烟的问题,医生说抽烟对血管不好,但巫显通总是背地里偷偷抽烟。李维蓉没办法,只得禁止他骑摩托车,免得路上犯病了出车祸。
5日,李维蓉和巫显通一起下乡走访,贫困户不在家,巫显通掏出手机打电话,但却看不清墙上的电话号码,没等他开口,李维蓉就自然地给丈夫念着号码。
这就是夫妻俩的默契。
原标题:泸州重症夫妻双双赴最贫困村子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