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出了题,我们要答好卷”

2018年06月29日 07:13:13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 张宏平 张守帅 林凌 钟振宇 朱雪黎 罗向明 袁婧 编辑:许成嵩

  作风大检阅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优良作风交出合格答卷

  炉霍县雅德乡交纳村,彭清华沿着崎岖山路来到贫困户亚玛忠登和根呷家中走访。“家里有几口人?”“有多少地?”“有些啥收入来源?”……彭清华同他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为脱贫增收鼓劲支招。

  彭清华三进大凉山,并深入“五大经济区”调研,多次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省委中心组学习会和交通建设、南向开放、产业发展等专题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指导活动深入开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对省政府党组和政府系统开展活动作出部署,并深入攀枝花、乐山、宜宾、阿坝等地调研督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活动中,省委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学习讨论、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动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的浓厚氛围。

  省领导带头,自上而下联动,检阅作风的“实”——到成绩突出、经验多的地方去,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省级四套班子领导、省直部门一把手带头走在前列,带着调研课题奔赴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与一线干部员工促膝谈心。“从讨论课题到调查研究,从主持课题研究到反复修改起草报告,省领导都亲力亲为,有的课题组开了七八次会议,稿子修改了六七遍。”活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透露。

  从“全州一策”到“一县一策”,省直机关幼教资源帮扶凉山州深贫县方案,再次进行了调整。这是为什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道出原委:“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局里派出小分队,实地走访11个深度贫困县和45个“一村一幼”教学点,开展座谈会20余场。“沉下去才发现,之前的方案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每个县的实际情况和主要诉求都不尽相同,配套条件也各有差别。”局服务保障中心负责人感言,只有作风实打实,才能摸清实情。

  向人民问计,反映基层心声,检阅作风的“真”——“没想到一场出口退税政策辅导,竟让企业减免抵退税金超千万元。”在一笔与香港贸易公司的茶叶出口订单中,荣县国税局的主动介入,让四川绿茗春茶业公司成功争取到了税费减免,也让企业的财务人员补上了这方面的税务知识。“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业务,就能熟练操作了。”公司董事长邹华春竖起大拇指为政府部门点赞。

  “一把手陪跑”“党员陪跑”“机关干部陪跑”……这样的调研方式,在泸州市龙马潭区成为新鲜事。区里开展向老百姓收集政务服务“烦心事”的活动,据此建立台账,列出1038项“最多跑一次”清单,限定时限逐一落实。老百姓点赞:“服务很到家!”

  站高谋远,既立足实际又跳出一域,检阅作风的“深”——

  “请大家单刀直入,帮攀枝花查摆问题,为攀枝花发展建言献策。”6月26日,在攀枝花市委召开的媒体座谈会上,市委书记李建勤开门见山。作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延伸,原计划2个小时的座谈会延长到3个半小时。“打破峡谷意识,跳出去看,攀枝花目前依旧需要奋力追赶。”李建勤说。

  刚刚在北京落幕的2018世界竹藤大会上,出现了两张“新面孔”:宜宾市和眉山市。在经过深入讨论、调研并形成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两市把目光投向世界,借力国际平台展示本地特色的竹产业、竹生态、竹文化。

  干部脚沾土,群众心不堵。一条条带着泥土气息的意见建议汇聚到调研组、课题组,一件件群众急盼之事列上各级各部门的议事日程、落实方案。

  “没想到刚反映问题不久,就获得了贷款。”不久前,达州市达川区道让乡靳家坪村贫困户雷孝荣想贷款5万元发展养殖,因为年龄超过60岁而被拒绝。调研中,区里针对60岁以上贫困户占比大的实际,积极与金融机构进行对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一举解决了部分处于政策边界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问题。

  困扰朱刚家多年的“秸秆”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内江市资中县在活动中把秸秆再利用问题作为重要课题,指导村民们变废为宝,用作柑橘肥料、肉牛饲料等,村民们不用再偷偷摸摸烧掉,还增加了一笔收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变化,在活动纵深推进中显现:群众的质疑声少了,认同感多了;选择“当鸵鸟”的党员干部少了,敢于直面问题短板的多了;不愿“动脑子”的党员干部少了,深度思考研究的多了……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省委党校教授陈叙认为,“大”不是单纯追求规模大、数量多,而是要下大力气学习,用大视野观察,实实在在“跑”调研,结合四川实际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

  截至5月底,省级层面22个重点调研课题全面完成。各市(州)共确定了419个课题,其中省重点关注课题94个;省直各部门确定了368个课题,其中省重点关注课题98个。

  梳理发现,这些调研课题普遍运用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联系、省内和省外相比较上进行分析,加深了对形势变化的了解,深化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精准发现了不少短板和弱项。“不少调研报告研究了长期没破解的棘手问题,触及了多年没触碰过的复杂矛盾,研究了以前未遇到过的最新情况,提出了不少对策建议。”

  读书班上出题目,调查研究做文章,汇报会上交答卷。

  “实事求是反映情况,一针见血指明问题”“成果丰硕、成效明显,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目的”……5月28日至29日上午召开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果交流汇报会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省委书记逐一对22个重点课题调研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省委指出,通过开展活动和重点课题调研,在事关四川全局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广大干部表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既是对干部综合素质的一次提升充电,又是对干部的一次作风洗礼和“精神补给”;既是省委求真务实、弘扬优良作风的生动诠释,又是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集中动员。

  力量大汇聚

  汇聚起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共识,汇聚起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6月20日,一场“接力跑”在凉山州打响发令枪。12个方面34条政策措施,一连串的“优先满足”“重点投向”,让凉山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

  为何是“接力跑”?在取得脱贫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凉山州还有1118个贫困村49万贫困人口面临脱贫任务。攻坚破难,得再加把劲,不胜不休。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牢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村里视察时说的话: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我们一定遵照总书记的嘱托,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日子越过越巴适。”

  接力跑,传递四川力量;不胜不休,彰显四川信心。两个多月来,围绕一个个事关治蜀兴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一个个共识加速形成。

  人大代表在行动。“示范全川,服务全国。”5月中旬,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冒雨前往成都市“东进”区域,实地走访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了解总体规划和实施情况,为“东进”战略点赞鼓劲,面对面提意见建议。

  政协组织在行动。不光召开 60余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座谈会,省政协还组队赴浙江、云南、广西等省区开展对比调研,力求灵活形式“深学”,拓展层面“广议”,结合实际“实研”。

  党外人士在行动。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组成10个调研组,先后赴17个市(州)、57个县(市、区)近150个乡(镇)、村(社区)、企业和基层一线实地调研,摸到的实情、搜集到的意见建议,转化为课题成果。

  专家学者在行动。汤继强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撰写出《在“一干多支”战略中增强和发挥成都的辐射带动作用》报告;省社科院研究员、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首席专家郭晓鸣牵头完成调研报告《乡村振兴推进中应当防范七大问题》……

  众人拾柴火焰高。6月12日,国内首个工业云制造创新联盟在川成立。这个致力于在工业云制造及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之间建立有效运行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的联合体中,活跃着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高校和央企的身影。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中央在川单位迅速响应,把自身优势与四川实际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四川、服务四川、建设四川。

  夏日的阿坝州壤塘县蒲西乡,因为有了风光储一体化供电系统,村民们感觉“生活方便了很多”。“这是基于前期对这个片区地理位置与现实需求调研后的后续作为之一。”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风光储一体化供电系统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出的电对蓄电池进行智能充电,充电效率高、空载耗损低、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适合这个贫穷的村落。

  还是在本月,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内,资本项目的收入结汇支付审核方式已悄然生变。不少企业欣喜地发现,不用像以前那样向银行逐笔、事前提供相关交易凭证,可凭支付指令直接在银行办理相关结汇支付。“这是国家外汇局四川省分局在前期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实际开展的试点。”该分局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苏萍介绍,四川是中西部获批试点的第一个省份。

  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智慧。当一个个调研成果陆续出炉时,不少参与其中的人感叹:“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所带来的收获已经超越调研成果本身,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智慧,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

  一个课题就是一次思想和理论的升华,数十个、上百个课题,汇聚起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共识,汇聚起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省发展改革委等21个省直部门围绕产业、科技、项目、保障等方面提出27个题目,直指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启动党内政治文化、县域政治生态、抓好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等系列题目研究,直指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省700多个课题,就是关乎治蜀兴川大计的700多个思想和理论成果,更是实践成果。”有关专家如是评点。

  把活动融入日常工作中,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是“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又一大特色。

  如何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研究谋划新形势下四川全面开放新格局,走出一条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新路子?活动中,关于开放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6月初,《四川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全面推进落实增值税税率下调1%,开办企业办理手续只需 8.5个工作日……一条条务实举措,为营商环境送上政策大礼包。

  6月初,我省启动新一轮脱贫攻坚综合暗访工作;最近两个月,省金融工作局组织专项检查,71家公司受到了停业整顿和取消业务资格的惩罚;一个月前,省环保厅组队前往北京学习考察机动车污染防治先进经验……三个切片,直指一个关键词:“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是兑现承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守住底线、污染防治是补齐短板,“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如何抓好‘三大攻坚战’”这一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调研,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紧扣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安全稳定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重点,研究谋划防范化解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不仅透视了省情、找到了短板,而且凝聚了智慧、找到了良方。”回望两个多月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全省上下在事关四川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为科学谋划和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活动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纵深推进的劲头不减、势头未松。按照省委要求,923条来自于调研课题和各方面意见建议、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内容,已经陆续得到转化。“有的写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定,有的转化为工作安排,确保课题研究从前期的务虚研究向务实落实迈进。”

  踏上新起点,迈步新征程。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四川重整行装再出发!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