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山隧道大美秦川景观设计 探索“交通+旅游”新方式

2018年08月09日 14:39: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戴璐岭 编辑:邱令璐

  四川新闻网巴中8月9日讯(记者 戴璐岭 摄影报道)千百年来,北向出川秦岭横亘,其中,米仓山便是一道艰险屏障。如今,一条米仓山隧道将破解这一千年难题。8月9日上午10时23分左右,国内第二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巴陕高速米仓山隧道顺利实现双幅贯通。

  记者了解到,米仓山隧道是巴陕高速中的控制性项目,隧道进口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小南海镇小坝附近,出口位于巴中市南江县关坝乡。米仓山隧道全长13.8公里,是目前已贯通的西南最长、国内第二长的高速公路隧道。

  那么长的高速公路隧道,行车安全性怎么样呢?隧道内又有哪些缓解疲劳的创新设计呢?

  据米仓山隧道设计方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国内司乘人员对隧道内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关注,米仓山隧道建设团队充分吸取国内超特长隧道的建设经验,将米仓山超特长隧道将分为4段,分别布置洞身装饰,将大美秦川的景观放置其中。

  与此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及“绿色交通”建设的号召,减少运营成本,保障运营安全和舒适性,米仓山隧道衬砌壁装饰不仅具有美观和诱导行车的功能,还将具有节能和净化隧道环境的功能,低碳而又环保。

  而作为进入隧道的门户,米仓山隧道在洞门设计上亦是别有风格地将秦川两地特色与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巴中端错台式洞门设计寓意着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的深意,也蕴含着出川拥抱世界的开放姿态;汉中端代表了进入四川的门户,蜀门秦关的意蕴庄严的呈现在城墙式洞门上。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