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溜索! 川网现场直击四川最后一座溜索改桥建成

2018年09月01日 20:34: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戴璐岭 编辑:王晓勇

村民布史色格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以前绕路到云南至少要半小时以上。

  布史色格:桥修好了 我可以把我的花椒卖去更远的地方

  原来的溜索长什么样?对坪镇村民布史色格给记者描述起了老“溜索”的长相。“就是在这个金沙江上有4条铁索挂着,然后上面像是一个铁栅栏一样的盒子,从桥的这头滑到桥的那头……”不过,这个溜索却让这个27岁的年轻壮小伙都十分害怕,“我只坐过两三次,太吓人了,风一吹整个链条都在晃,后来我就宁愿绕路去云南了。”

  为了把自己种的花椒卖去更远的地方,布史色格经常要往返于四川、云南两地,路变成了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明明只隔了一条河,但是过不去,绕路成本就要增加好多。”今日上午,听说家旁边的“溜索改桥”终于要建成通车了,布史色格起了一个大早,就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太开心了,以后去云南只需要几分钟,我的花椒可以卖的更远了!”说完,布史色格变还拉着记者去大桥旁,“来帮我照个相,我要跟大桥合照!”

村民们高兴的见证大桥建成。

  张菊:只需要过个桥 就可以带着孩子回娘家

  跟布史色格一样起了个大早的,还有今年30岁的张菊。她带着自己2岁的孩子,早早的便守在了大桥边上,等在这建成完工的那一瞬间。

  新的大桥长什么样子?张菊在桥头上打望着,一座全长391.9米,宽10.5米的水泥大桥横跨在金沙江上。北岸接金阳县对坪一村,也就是张菊现在的家,南岸接的是张菊的娘家——云南省巧家县东坪镇二台坪子。

  张菊笑着告诉记者,自己是云南人,嫁到了四川来,但是两个家之间其实相隔并不远,只有一条江的距离。“你看嘛,河那边,就是我娘家。”张菊给记者指了指河对岸的房子。“我小时候,外婆是四川的,我跟着我妈妈要回娘家就要坐溜索,那个溜索真的是很吓人啊,我害怕的不得了。”所以,虽然距离很近,但是张菊并不经常乘坐溜索,宁愿绕远路。

  不过,让张菊开心的是,自己的儿子不用再坐溜索过江了。“以后真的是太方便了,随时想回娘家就可以回去了。”

  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如今,安全便捷的桥梁取代了溜索,不仅保障了当地百姓的出行安全,还对提高彝族贫困地区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上万名村民直接受益,上千名孩子告别了溜索渡金沙江的惊险上学路,川滇两岸彻底结束“溜索时代”。同时,随着凉山州金阳和布拖两座特大桥与正在建设的宜攀高速公路对接,将极大改变这一区域内川滇两省金沙江两岸上万名群众的出行方式。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