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4日讯(记者 陈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配置,促进省属企业转型发展,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这一国企改革的目标:到2020年,省属企业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全省“5+1”产业体系中,形成一批跨省跨国、综合实力在行业产业居于前列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培育世界500强企业1—2户、中国500强企业10户以上。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四项重点工作,其改革关键词是“巩固加强”、“创新发展”、“重组整合”、“清理退出”。
关键词:巩固加强
举措:做强基础性产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兴产业
根据实施意见,在巩固加强一批省属企业中,我省将助推省属国企做强基础性产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兴产业。其中,我省将巩固省属企业在基础性产业领域的骨干支撑作用,着力延伸产业链、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绿色化和国际化发展,并支持有条件的省属企业整合稀土、钒钛、锂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推动战略性资源产业突破性发展。做优现代服务业。我省将推动相关省属企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商贸流通、旅游康养、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挥带动聚合作用,不断向产业链高端环节集聚,打造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另外,我省还将引导相关省属企业重点发展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支持省属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技术与产品研发,形成电子商务产业技术、人才市场和社会资源等综合优势,探索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平台;支持研发设计、信息资源、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文化和科技融合、检验检测等领域相关省属企业加快发展,打造重点领域科技服务产业生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鼓励省属企业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优化服务流程和商业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为发展新兴产业,我省将支持省属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利用投资基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布局军民融合、通用航空、页岩气、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大数据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重点培育1—2户“独角兽”企业、一批“瞪羚”企业,加快形成经济新增长点。发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引导各类资本布局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信息安全及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抢抓我省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机遇,支持省属企业加快布局通用航空产业,打造通用航空龙头企业;支持省属能源企业参与页岩气、煤层气和常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提升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话语权;支持省属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建设运营充换电基础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鼓励省属企业通过产业技术联盟等方式,发展大气、水、土壤、垃圾处理等污染治理业务,布局节能环保产业;鼓励省属企业联合优势企业,增量布局石墨烯、新型合金材料、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领域,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鼓励省属企业积极布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构建大数据交易平台,整合产业数据,推动数据挖掘价值最大化,打造大数据应用的核心运营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关键词:创新发展
举措:搭建调整重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三大平台
为创新发展一批省属国企,我省将搭建三大平台,即调整重组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合作平台。
在调整重组平台之上,我省将积极推进现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提升投资运营功能,改组组建交通基础设施类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逐步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划入一定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通过资本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打造国有资本重组整合托管平台,将省属企业中的低效无效资产以及非主业资产,适度集中至托管平台,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我省将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支持省属企业整合内部研发机构和创新资源,通过自主建设、联合共建等方式,组建企业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完善研发体系,突破企业技术瓶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和运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省属企业积极申报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建行业协同创新平台,鼓励省属企业牵头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川央企、市(州)国企以及其他市场主体协同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军民融合、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建立和完善开放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产业发展短板,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建设“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促进跨界创新融合。建立支持创新的金融平台,充分用好各种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支持省属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鼓励省属企业搭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和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员工和社会创新创业。鼓励支持省属企业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加快产业化进程。
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我省将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省属企业在境外设立办事机构,承揽国际业务,开展跨国并购,拓展对外合作空间。做强省属海外综合投融资平台公司,着力打造省属海外投资合作平台、海外项目融资平台、海外重大项目对接交流平台。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搭建优势产业上下游携手走出去平台、高效产能国际合作平台、商产融结合平台和跨国并购平台,增强省属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快境外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形成走出去集群发展优势,降低国际化经营风险。支持组合引入非国有资本、优秀管理人才、先进管理机制和增值服务能力,提高省属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