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的高新区石羊变电站。

高新大源片区早期电网改造。
见证发展:城市副中心怎么建?
为高精尖企业提供“私人定制”电源可靠性达国际标准
“我记忆很深的是,电视上说,天府大道南延线要建设成为城市副中心。”城市副中心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易少年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在我看来,就是再在高新区建一个春熙路嘛,政府说要建软件园,我以为就是建厂嘛,建工厂……”
然而,高新区的发展,却完全颠覆了易少年的设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新区吸引了大量金融商务和科技咨询公司落户。2003年8月,英特尔公司宣布在成都高新西区建立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工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在成都市大规模投资的首家跨国公司。
因此,服务好英特尔公司的用电需求,成为了高新供电所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大企业项目。“最初几年最费神的就是处理英特尔的电压质量问题。”易少年告诉记者,由于“英特尔”公司微电子行业生产设备及工艺的敏感性的要求高于我国现有的电压质量标准,故障跳闸、电压瞬间闪动都要求控制在0.2秒内。因此,提供可靠稳定的电源成为这位“国际大客户”的最急切的需求。
“加大电网建设、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增强电网保护力度、组建专业技术保障团队……”英特尔入川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在成都高新区西区新建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4座、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94千米。与此同时,为防止相邻变电站故障引起电压波动,将220千伏变电站的运行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调整。对相关的26条输电线路提高巡查频率,对15处外力易破坏点安排专人值守;在成都高新区西区150个易发生盗抢、外破的点位建设自动报警系统,提高输配电设备运行可靠性。此外,成都高新供电公司还专门组建专业技术保障团队,组织知名高校和专业机构现场调研,量身定制解决电压扰动的技术方案。
就是这样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成都高新区,引发了全球电子信息企业的“西进”,让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此后,成都高新供电公司为高精尖公司用电问题提供“私人定制”并各个击破。据悉,自2011年以来,高新区电源可靠性已到达国际标准,成为了高新区内众多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如今的成都高新区,220kV变电站已有6座,110kV变电站已有21座,10千伏线路共计578条,2017年年用电量达115.36亿千瓦时。兜兜转转20多年过去,易少年也已经把户口迁到了高新区,在高新区买了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新人”。
“这边发展得好快嘛,地铁又方便,又很有朝气……”三十而立的成都高新区,不仅对年轻人充满浓浓的吸引力,也让年过半百的老易感受到了城市发展的新活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