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脱贫攻坚榜样】从贫困户到村民致富榜样 钟昌海:办法总比困难多,肯干就能改变贫穷

2018年10月16日 10:37:44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赵权军 编辑:邱令璐

为让村民一起赚钱,他让儿子通过电商卖村民家的土鸡等。

  将来:

  靠养野蜂成为村里“技术顾问”

  “他不怕蜂子蛰,还经常帮人招收和驯化野蜂。”胡素梅自豪地告诉记者,丈夫身怀一项驯养野蜂的绝活,他靠着这项年轻时曾琢磨出的本领,通过大胆驯养野蜂,在家周边驯养了6桶野蜂。每年靠着养野蜂能赚到一两千元,再加上其余的种地收益,家人的日子逐渐好转。质朴的钟昌海没将驯养野蜂的技术独占,他经常帮助村民招收和驯养路过的野蜂。

  胡素梅说,曾有一次邻村村民家的橱柜内盘踞着一处巨大蜂巢,但村民畏惧野蜂的毒性,不敢轻举妄动,就找钟昌海帮忙“捉拿”这窝野蜂。钟昌海没配备任何防护设备,手中也没有戴手套等,直接用手掌伸进密集的蜂群,将簇拥在一起野蜂给分开,再轻轻拎起被蜂群团团包裹的蜂王,将其放置在提前准备好的蜂桶内。此时,其余蜜蜂见蜂王已离开,立即朝蜂王入住的新家涌,纷纷钻进了这只木制蜂桶。

  “现在凡村里有野蜂经过,村民都找钟昌海去帮忙驯蜂。”如今,被驯化的野蜂每年能产出30多斤蜂蜜,为将这些难得野蜂蜜变成资金,长子钟荣康学会用电商平台卖东西,利用QQ、微信等互联网工具推销自家蜂蜜。“为让钟荣康的微信朋友圈获得更多商家关注,卖掉更多的农村土特产,村里每次开会都会动员村民多转发钟荣康的朋友圈。”田胜全说,截至目前护村还有21户贫困户,预计今年拟脱贫的贫困户有10户。

  “由于野蜂蜜产量低,不少买家要提前排队订货。”为满足更多客户需求,钟昌海让儿子帮村民卖蜂蜜,还常用电商平台帮村民卖土鸡、土鸭等土特产。目前,山东、云南、广东等地的商家成为护村村民野蜂蜜的固定收购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大家扭成一股绳才能共同富裕。”钟昌海说,脱贫不能靠等、靠要,要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改变家里的状况。

  榜样:

  “脱贫不能靠等靠要,要脚踏实地”

  田胜全告诉记者,护村幅员面积不大,全村住着近千名村民,村子属于非贫困村,缺少致富脱贫项目,但钟昌海的奋斗经历激励着全村其余贫困户。村委曾在多次村民大会上,让所有村民学习钟昌海吃苦耐劳,甘愿从零做起,最终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精神,让尚未脱贫的贫困户改变先前“等靠要”的脱贫陋习,脚踏实地干事情,多想办法挣钱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田胜全举例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村以前有个懒人听到钟昌海的故事后,发奋打工,改变原有的懒散习惯。”这名贫困户名叫詹良先,曾因好吃懒做,家道中落,家中经济穷困,家人生活潦倒。最终,在钟昌海等人的感召和帮助下,詹良先改掉了以前的不少陋习,不仅将家里的事情打理得有条不紊,还经常去外地打工,目前詹家人的日子正逐渐好转。

  2018年10月11日,钟昌海在四川省2018年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荣获“脱贫攻坚榜样”荣誉称号,钟昌海抱着获奖证书笑呵呵地说:“今后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让家人的日子再上一个台阶,也多帮助村民一起发展经济致富,这样才对得起党和政府给予我的荣誉!”然而,在钟昌海心里早已有了盘算,他计划多养点野蜂和肉牛,以及家禽等攒点钱,为儿子们找媳妇,让孩子承担起家庭责任。他说:“即使生活再苦、再难,只要肯干就会好转。”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