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使命的电信担当
——探寻中国电信天虎云商集成化生态化电商扶贫创新模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不我待。
作为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四川战意正酣,以“年年都打攻坚战、年年都啃硬骨头”的精气神,力度不减,目标不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蓝图绘就,使命如山。一大批在川央企聚集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优势资源,倾力投身脱贫攻坚“头等大事”。
在潮涌的帮扶大军中,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和集团自主电商平台天虎云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咬定目标加油干,集中优势资源尽锐出战,积极推进定点扶贫、对口支援、网络扶贫等重点扶贫专项工程。
特别是天虎云商作为四川本土最大的综合性电子商务信息化平台,依托自身在信息化领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积极探索集成化生态化“互联网+”电商扶贫新模式,全面参与到“农产品如何才能卖得更顺更好”全流程,深刻改变着越来越多大山深处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展现出中国电信的实力担当。
农家网店点亮山乡
彰显电信效果
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姚家乡,60多岁的银溪村老支书梁成树,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将村里的蘑菇多卖些钱。
蘑菇种少了没规模效益,种多了又卖不掉或只能贱卖,梁成树年复一年承受着此“怪圈”的煎熬。
山间铃响马帮来。中国电信天虎云商平台入村,让梁成树怎么也没想到,以前需要肩挑背扛、翻山越岭、费心费力送到城里卖的蘑菇,如今只需在电脑上轻轻一点,就变成了钱。
尝到电商的甜头,2018年春节前夕,梁成树毅然拿出积蓄,贷了款,带领村民新建40个食用菌大棚,壮大富民产业。截至今年10月底,全村食用菌产业已实现4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了近3倍。
“网上销售效果特别好,以前是多了卖不完,现在是少了不够卖。”梁成树笑着说。
借势“互联网+”,裂变而来的幸福,总是相似的。
在乐山沙湾区,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和天虎云商在龚嘴镇万坪村打造了标杆益农信息社,统筹销售附近几个村的茶叶、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从2017年9月至今年10月底,销售收入已突破200万元。由于密林手工茶、生态大米等广受欢迎、供不应求,促成龚嘴镇调整产业布局,新发展茶园1400亩、优质生态稻田500亩、桃李基地300亩、绿色蔬菜100亩。
在成都,今年9月20日至24日举行的第六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上,来自全省30个贫困县的35个省级、市级标杆益农信息社的200余款优质农副产品,更是集体触网农博会线上展销,产品包括青川木耳、剑阁土鸡、苍溪猕猴桃、昭化鸡蛋、渠县黄花、安岳柠檬、攀枝花芒果、会理石榴、宜宾竹荪等地标性扶贫农产品。
不只是省内。在新疆疏附县,中国电信于2016年实现了全县861个村民小组全部通光缆,利用“天虎云商”等平台,联系农产品龙头企业开设疏附县特色农产品专馆,进行农产品推介,采用“合作社+示范户”的形式发展特色农业,协助组建合作社,打造出“造血式”的扶贫环境。
依托“互联网+”集成能力,天虎云商正助力越来越多的贫困山村触网实现“网上淘金”。
据悉,根据农业部总体规划,中国电信承接了“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总平台”项目(简称“益农服务平台”,www.yn12316.net),并由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和天虎云商承担具体开发和运营工作,全力推进集纳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商服务和培训体验四大服务板块的益农信息社建设。截至2018年6月,全国已有6.66万个益农社接入益农服务平台,覆盖四川、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甘肃、陕西、西藏、广西等18个省579个县区,用户达900余万户。
其中,作为全国首个“全光网”省份,四川目前已建成益农社3.7万个,覆盖全省80%行政村,建在88个贫困县的益农社达到17121个,贫困村的益农社突破6000个。
依托已建成的益农社,四川已有401个产业条件成熟的行政村上线了农产品,全省88个贫困县均完成1-2个电商扶贫示范点布局,合计95个县的行政村通过益农社平台实现“网上淘金”,辐射带动周边195个村农产品销售,当地优质农产品“山里人吃不完,城里人买不到”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破解。
得益于在信息扶贫方面的强大助推力,今年10月,天虎云商获得四川省扶贫办、省商务厅授权,成为四川首批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商标的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