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修表匠原地摆摊三十年终于找到失散儿子:寻子不易 相见也难

2018年12月26日 07:42:08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刘虎 编辑:许成嵩

  苦等盼重逢

  儿子走失 他原地摆摊等了30年

  25日中午,韩峰坐在表摊前,一边吃着从家里带的午饭,一边接着电话。老韩当天手机响起的频率比以往高了很多,他说,上午警方的电话,让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倍感兴奋,终于找到人了,虽然还不能立即见面,但事情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韩峰今年65岁,老家在遂宁蓬溪县,1979年到绵阳修表谋生。1987年,在绵阳站稳脚跟后,他从老家将家人接到了身边,这一年,儿子小君6岁。

  韩峰修表摊摆在原成绵路边的会仙楼下,曾是绵阳市的汽车客运站,旁边还有一个市场,人流量大,修表的人也多。

  说起儿子被拐走的事,韩峰记忆犹新。“我记得那天应该是6月1日,我当时正在给一个男子修表,修好后,抬头起来一看,客人没在,孩子也不见了。”韩峰肯定孩子是被拐走的,他回忆说,发现儿子不见以后,他就近询问其他商铺的老板。其中一名售货员告诉他,看到有一个男子买了一包饼干给了一个小男孩,然后就一起走了,但是去了哪个方向,并没看清楚。

  儿子丢失以后,韩峰开始了漫漫寻子之路,足迹遍布绵阳及周边多个市县乡,远则跋涉到了陕西及辽宁,但一次次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多次寻子无果,韩峰选择了一个在身边人看来最不可理喻的法子——原地等待。每天早上7点,韩峰准时出门,骑着自行车,带着饭菜,从绵阳市高新区菩提寺前往成绵路的修表摊,晚上7点又骑车回家,来回超过22公里。除了过年休息几天,韩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等三十年,期盼终有一天父子能重逢。

  寻子三十年幕后故事

  媒体·线索 DNA比对

  今年夏天,老韩摆摊等子的消息经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报道后,全国很多媒体找到了他,希望能够报道此事,帮助他找寻失踪的儿子。

  之后,陕西的闫先生带来了一条线索:他告诉老韩,多年前他有一位同事小张曾无意间说起,自己姓韩,从小被拐卖,父亲是一名修表匠。“看到信息后,我立即联系他,感觉他说的应该就是小君。”通过闫先生提供的电话,韩峰试图联系上小张,但并未如愿。后来,绵阳警方得知这一信息后,主动找到老韩,希望能够帮助他确认小张的身份。12月4日,警方采集血液信息前往广州,通过比对,警方确认了小张为老韩走失之子的身份。

  想见与相见,仍在等待

  对于小张的顾虑,韩峰端着饭盒,沉默许久,他很无奈,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表达去面对。马上过年了,韩峰想,能一起吃个年夜饭就好了。“真的想见一见,也不需要小君承担什么义务,有困难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拿起手机,老韩找出了小张的电话,想了很久,他还是拨了过去。“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电话那头没有传来预期的声音,老韩叹息一声,他知道,小张现在不愿意被打扰,但他还是没忍住,他想亲口告诉小张,只是想见一面。

  小张告诉警方,春节后会做出选择。如果结果是不愿意见面,怎么办?面对记者询问,老韩没有做过多的思索,“我会继续等待,等他回心转意的那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摄影报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