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遗”都江堰今日放水 原版再现放水盛况

2019年04月05日 17:16: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李慧颖 编辑:蔡晓慧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5日讯(记者 李慧颖)4月5日上午,2019中国·都江堰放水节举行。此次放水节,是都江堰获“三遗”城市殊荣后首次放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放水节呈现出三大亮点:原版恢复古法截流、原版遵循传统祭祀、原版再现放水盛况。

“三遗”都江堰今日放水 原版再现放水盛况

  现场,在蜀郡守“李冰”的带领下,身着古服的官兵、堰工和百姓开始了放水前的准备工作——巡江•巡城。他们从宣化门出发,经南桥、离堆公园、堰工道,走过金刚堤、索桥,沿河而上,一直巡游至道解现场。在检验完经过“岁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达到放水的条件,同时沿江河道安全便于放水后,放水仪式前的准备工作才算完成。

  接着,跟随巡江队伍来到放水仪式现场,耕牛、秧苗、扁担、纺车还有身着古装的人们往来穿梭…眼前呈现出的景象让人仿佛进入了古代田园生活画面当中。不远处的街道市集上,有正在晾晒衣服的,坐在方桌前喝着茶的,还有挑着担子往来穿梭的小商贩,奔跑玩耍孩童……再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后,灌区人民幸福生活的场景。

“三遗”都江堰今日放水 原版再现放水盛况

  都江堰放水节始于古代的岁修制度,而都江堰水利工程之所以长盛不衰、永续利用,也在于它两千多年来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使用竹笼、杩槎、竹席、卵石、黄泥等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节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道举行既隆重又热闹的仪式,拆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叫“开水”,放水节也因此得名。

  主祭祀官一声令下,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咚、咚、咚”三声礼炮,一名壮汉砍下第一斧头后,现场9门仿古大炮鸣3响,30名堰工,共同手持斧头砍断杩槎绳,岷江水奔流而下。河堤边上的群众将手中的“鸭子”和“鱼”放入岷江水当中,放生后的鱼儿和鸭子在岷水里游来游去,寓意着人和天地兴。同时,就在岷江水冲出束缚的一刹那,岸边的百姓纷纷拿起竹编条打水头,祈祷新的一年可以有更多好运。

  (图片、视频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