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行在路上
就这样埋头骑行,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一条又一条大河,遭遇冰雹、大雨,与无数大货车擦身而过,结识了无数怀揣同样梦想的骑友,在历经28天磨难后,这支队伍如愿抵达拉萨。孙红林至今仍记得队长刘泽超时常鼓励大家的一句话:没有过不去的车,也没有过不去的人,只有过不去的毅力。只要坚持了,哪怕不是山地车,都能过。“之所以觉得骑行有意义,是因为一种体验感,让我们身体心灵意志力得到磨练,才会让我们感觉刻骨铭心。骑行318,你所战胜的并非体能,也不是高山、烈日、低压等各种恶劣环境,你所战胜的,仅仅是那个随时会软弱的自己。承受身体的每次煎熬,把一切交给时间,因为山总会有顶,拉萨总会在那里。”梁碧波感慨道。

骑行在路上
将骑行经历记录成片感恩川藏公路致敬川藏交通建设者
如果没有60多年前筑路川藏线,也就没有如今的骑行川藏线。
1950年初,11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等原始工具,用了仅4年多的时间,就于1954年打通了川藏北线。到1959年,川藏公路全线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里程最长、工程最艰巨、投入人力最多的一条高原公路。60年来,这条公路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红林的爷爷也曾参与川藏公路的修建。“小时候,爷爷常给我讲当年筑路的故事。也为我的心埋下了一颗行走川藏线的种子。”二郎山、雀儿山、拉萨,都是孙红林记忆最为深刻的地方。“爷爷告诉我,他的战友就因为筑路,牺牲在二郎山和雀儿山。”孙红林说到,每次爷爷说起牺牲的战友,总会沉默很久,我也会陪着他沉默。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