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定力弥坚 四川专注发展勇毅笃行

2017年05月10日 06:18:35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林卫等 编辑:王晓勇

  新中精进

  越是形势错综复杂、任务艰巨困难,越要不等不靠、无畏无惧,瞄准主要矛盾发力,构建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科学布局

  5月5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一飞冲天,祖国的蓝天首次迎来国产大飞机。

  和大飞机一起高飞的,还有四川的航空产业。这架大飞机身上,从外到内,从头到尾,有着不少“四川造”。

  最近几年,四川航空航天产业高速发展。初步估算,2017年全省航空制造业产值有望达到350亿元。而在2011年,这一数字只有120多亿元。

  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专注发展的四川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积极作为。

  针对四川高科技产业占比较低、产业层次偏低等痛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连发大招,把培育壮大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等“双七双五”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

  专注发展的聚焦点,一个是产业,还有一个是区域。

  把目光拉回到五年前。入川履新仅仅两天的省委书记王东明,调研首站选在成都。这一年,成都以占全省经济总量34%的比重和高于第二名城市总量6倍以上的巨大对比,在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排名中高居榜首。

  保持发展定力,既要处理好“形”与“势”的关系,也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省委书记王东明密集的调研行程,一个片区接一个片区。如何在继续支持成都领先发展、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

  区域发展新版图呼之欲出。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

  其后,围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编制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发展规划;围绕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出台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支持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实施意见。

  新中精进,推动全省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转变。

  瞄准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支撑能力不足,四川提出以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2013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四川转型发展新动力的意见》;2015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全面创新改革成为引领四川“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

  瞄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短板,2015年7月,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打出“3+10”脱贫攻坚组合拳。脱贫攻坚被确定为全省“头等大事”。

  从区域协调到城乡统筹,从动力转换到补齐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部署,四川结合实际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抉择,“三大发展战略”纵深推进,新发展理念在四川落地生根,进一步形成治蜀兴川的科学布局。

  五年间,全省经济年均增速9%,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新常态之下,四川新中精进、后劲十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