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变
穿行大凉山的“脱贫列车”
“没有这趟慢车,花椒就卖不到钱”
5月,沙马拉达乡的气温逐渐升高,地里的花椒也饱满起来。再过2个月,就要收获了。
火把村村民吉克尔正,是村里的花椒种植户,3亩多地的花椒,是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烈日下,花椒长势正好,吉克尔正盘算着今年的收入。去年,他家的4000多斤花椒,卖了3万多元。此外,家里的猪和鸡,加起来也能有万把块钱的收入。
和吉克尔正一样,靠着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近年来,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没有这趟慢车,我们的花椒就卖不到钱。”吉克尔正对慢火车十分感激。刚采摘下来的青花椒,从沙马拉达上火车,吉克尔正一次要运送几背篓、200多斤的花椒到喜德县城,单边票价仅4元钱,运输成本很低。而如果坐汽车,运输成本则会高达200多元。
在成昆线上工作了17年的沙马拉达车站副站长王志刚看来,近年来,车上的学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沿线村民的生活也在改变:外出打工,或者做小生意,以及扩大自家的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逐步摆脱贫穷。
随着成昆铁路复线的加紧施工,预计到2021年通车后,当地的交通条件也将极大改善。
不过,这是一趟有梦想的慢车。为了村民的生活能跑得更快,让山里的孩子走得更远,它还会以目前的价格,继续按照它自己的速度,在大山之中,载着梦想和希望前行。
杨孟龙华小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