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乡1.2万余名生态移民搬下龙泉山成“新市民”

2017年06月19日 09:34:20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 张守帅 编辑:覃贻花

生态移民搬家下山。钟伟 摄

  三

  尊重村民智慧

  “馨竹园”还未正式交房,村民的房号已经明确,彭怀云家一套在5栋19楼,一套在6栋7楼。房号是抓“红包”抓来的。

  村民最担心分房时有“猫腻”。5月11日,观斗村在万兴乡政府举行预分房,村民梁全财一听分房规则,感到吃了“定心丸”。

  分房分两轮抓阄,第一轮抓“顺序”,确定谁先谁后;第二轮抓“房号”,全凭手气。“不搞电脑摇号,就现场抓。”梁全财说,为突出这件事的喜庆,村民找了一个大筲箕,抽的不是纸条,全是“红包”。

  900多个家庭参与,梁全财抓到了608号,虽然次序靠后了点,但他对抽到的楼层很满意,26楼。

  从今年2月底,就有完成旧房移交的村民陆续搬离故居,搬迁高潮时,一车车的家具沿着蜿蜒的道路走出深山。在入住新居前,政府对每人每月给予180元的过渡安置费补贴。

  彭怀云则决定年底搬到新家时,彻底与过去“断舍离”,“家具全部赠送给现在的房东。”带着财产进城,带着财产增值的预期进城,是他敢于“断舍离”的“底气”所在。

  尊重村民智慧,壮大村集体经济,万兴乡还在做一个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尝试。

  该乡9个村和1个社区,每个出资50万元,共同成立了好秾人安全农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在邻近安置点的黄土镇,流转3000亩土地,探索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据董事长李康清介绍,由于部分生态移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公司将1800亩土地租赁给他们,对剩下的1200亩土地进行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开发。

  “好秾人的核心业务是配送和超市。”李康清说,目前公司承接了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食堂蔬菜配送业务,在龙泉驿区内布局了11家平价蔬菜超市,每年还出栏生猪3000多头,预计今年销售额将从去年的2600万元跃升至5000万元。

  去年,好秾人实现分红50万元,今年会是多少呢?彭怀云猜不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搬下山来的第一年,会是一个“新市民”的喜庆年。

  最早搬迁的大兰村,已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彭怀云想到,若干年后再回首,他曾经的家乡一定会被人记住,那里已经成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