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一堆一策 要让17个磷石膏矿渣山变废为宝

2017年07月14日 09:35:15 来源:四川日报
者 李丹 宋开文 编辑:覃贻花

7月12日,绵竹市一磷石膏渣场已进行覆土绿化。  本报记者肖雨杨 摄

小山般的磷石膏渣场在德阳有17个,其安全处理是环境治理的大难题——

  蹲点调查

  7月12日,一阵狂风暴雨过后,什邡市洛水镇南元村的洛水磷石膏渣场里,工人们冒着暑气继续清理导流沟、整理被大风吹乱的渣场覆膜。为了减少对水体、空气的污染,从今年3月起,洛水磷石膏渣场开始了新一轮的环境整治。

  磷石膏是生产高浓度磷复肥时产生的一种工业副产石膏,据相关数据统计,作为全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目前德阳全市磷石膏堆存总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它的安全堆放和处理是环境治理的大难题。

  日前,德阳全市磷石膏分布在绵竹、什邡等地的17个磷石膏渣场规范化整治,被列为省挂牌督办污染综合整治项目限期完成。□本报记者 李丹 宋开文

  直击 倒渣形成的磷石膏堆如3公里长的“小山”

  在什邡市洛水镇南元村石亭江边,一座长约3公里、高约10米的“小山”横在江前,这其实是磷石膏渣场。1994年开始,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倒渣,堆放量达1200万吨。

  这样的“小山”,在德阳市有大大小小17座。周围的村民,都对这些庞然大物有些担心——经过雨水冲淋,雨水中的酸会伴随磷石膏渣里含有的总磷、氟化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一并渗透进地下土壤和周边的河流水域;渣场垮塌将造成安全隐患。

  “磷石膏堆占用大量土地,一般一堆都是几百亩以上。而由于年处置量低于新增量,德阳市的磷石膏渣堆存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省环保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中心主任毕朝文说,只有将防扬尘、防渗漏、防垮塌“三防”做到位,才能尽量降低磷石膏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日前,德阳磷石膏渣场规范化整治被省上挂牌督办。“整改的压力大,需要时刻绷紧环保‘这根弦’。”绵竹市副市长石磊告诉记者,磷石膏的安全堆放是绵竹市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绵竹一直都在想办法破题。

  出击 制定“一堆一策”方案 让废渣堆“变身”景观

  为确保限期完成规范化整治,分布在绵竹、什邡等地的17个磷石膏渣场制定了“一堆一策”的整改方案。对停用渣场采取边坡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进行设施升级改造和生态景观改造。对在用渣场,采取皮带输送、边坡整治及绿化等措施,防止产生地下水污染和扬尘污染。

  在洛水磷石膏渣场,记者远远看到,高高的“小山”被人为削出了许多坡度,有的坡度覆盖有黄土,有的则覆盖了黑色覆膜。“这些都是为了防止渣场垮塌进入石亭江。”宏达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青松介绍说,渣场削坡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堆体覆盖和雨水收集池施工。“我们采取先覆两层膜,再覆土种绿,进一步防止渣场垮塌。”

  7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绵竹市孝德镇白衣村的龙蟒二号磷石膏渣场时,该市环保局副局长胡敏正带领监测人员对监测井的水质进行提取监测。据介绍,当地环保部门共在这个二号渣场和一街之隔的一号渣场布设了7口监测井,位置离废渣山30米到50米。

  “监测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地下水三级标准。”胡敏直言,磷石膏渣场一直是他最关注的事,因为渣场的防渗、防扬尘和污水回流系统如果不达标,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更长远的整治办法正在谋划中。“我们正在统筹规划,将什邡穿心店磷石膏渣场打造为现代体育休闲公园;并将在绵竹市遵道龙蟒渣场覆盖上草坪,打造人造景观。”德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周丽姬说。

 [1]  [2下一页 尾页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