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 推行“7×24小时”通关

2017年07月18日 06:02:22 来源:成都日报
记者:徐璨 编辑:王晓勇

  降低企业成本是“产业新政50条”中的重要板块之一。记者了解到,本次出台的政策,坚持了能减则减、能放则放原则,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能源、物流、税费等方面的成本,着力打造要素成本“洼地”。今日本报聚焦降低企业成本,以新闻关键词的形式,全面梳理了新政中降低企业能源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我市着力产业发展成本竞争优势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

  降低企业能源成本

  四川是清洁能源大省,成都作为主要受端城市,能源价格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产业新政50条”明确将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提供综合用能服务和优价供电、供气,扩大用电、用气优惠政策范围,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关键词·用电成本

  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 扩大直购电交易执行范围

  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方面,我市将加快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培育组建售电侧市场主体,利用不同电力源的季节性特征,趸购水电、风电等优价清洁能源,开展增量配售电业务,从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具体而言,根据“产业新政50条”,将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积极培育售电侧市场主体,趸购水电、风电等优价清洁能源,开展增量配售电业务,对“东进”等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提供综合用能服务和优价供电。同时,落实省上电价优惠政策,对企业实施燃煤锅炉改造用电,执行藏区留存电量单一制输配电价,暂缓征收各种基金及附加。降低门槛,扩大直购电交易及富余电量政策执行范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关键词·用气成本

  支持天然气大用户改转供为直供 缩短天然气预付款周期

  在降低企业用气成本方面,“产业新政50条”明确将探索建立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浮动机制和协商机制,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科学核定城镇燃气经营企业管道燃气配气价格。同时,支持天然气大用户改转供为直供,减少供应中间环节;支持城镇燃气公司对年用气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户,通过季节差价或阶梯价格等方式实施优惠;缩短天然气预付款周期,降低企业综合用气成本。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物流综合成本高是我市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产业新政50条”从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口岸场站操作成本和全程物流成本三个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完善口岸功能,降低物流运行成本。

  关键词·通关成本

  推动电子口岸建设 推行“7×24小时”通关

  推动货物集中查验,建设电子口岸,提高通关透明度和便利化水平。在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方面,根据“产业新政50条”,将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完善适空适铁货物进境指定口岸功能。推动进出口货物集中查验,实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扩大海关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重点稽核试点范围。

  同时,推动电子口岸建设,全面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和一体化通关,定期向企业公布口岸作业流程和全程清关时限,推行“7×24小时”通关,提高通关透明度和便利化水平。

  关键词·口岸场站操作成本

  实施政府购买口岸公共服务 降低机场货站经营性收费

  在降低口岸场站操作成本方面,根据“产业新政50条”,我市将实施政府购买机场、铁路、公路口岸公共服务,减免国际货物进出口岸的吊装、仓储等费用。

  同时,对标国内先进枢纽机场货站收费标准,进一步降低机场货站经营性收费。继续执行进出省内水运港口集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政策。

  关键词·物流成本

  引进培育国际化物流企业 发展城市共同配送和多式联运

  瞄准降低全程物流成本,“产业新政50条”明确,将加快发展专业化物流,引进培育一批国际化、网络化物流企业和龙头快递企业,为实体经济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物流服务。

  同时,推广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和标准体系,完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提高物流效率。具体而言,搭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对接企业和物流供应商信息。大力发展城市共同配送和多式联运,推广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和“无车承运人”“无轨营业部”等新型运营模式,制定推广仓储、配送、车辆、托盘、冷链等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加快形成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

 [1]  [2下一页 尾页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