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淮州新城

2017年12月06日 15:08:37 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编辑:王飞

    战略定位—建设东成都主城区、现代化国际化新城 
    

工业园区(淮州新城 郑邦兴)
    成都是四川省会,位于中国西南,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万,是国务院确定的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中国内陆最大的航空枢纽,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具备完善的“三环十五射”高速公路网络,是中国西南部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正深入实施“蓉欧 +”战略,努力打造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平台和联通泛欧泛亚的桥头堡,全面打造“多式集合、 智能现代、服务便捷”的国内“国际铁路第一港”,推动相关产业向成都聚集。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十字战略方针,其中,东进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举全市之力,开辟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市委、市政府将淮州新城定位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产业支撑地,实施“东进”战略的核心承载地,未来东成都主城区,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城,五年实现千亿级”的目标。金堂县将淮州新城建设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支持淮州新城建设,按照绿色共享、生态宜居、开放发展、能级提升理念,注重保护与利用生态屏障,做足山水文章,建设美丽宜人、绿色宜居、发展共享的产业新城。到2022年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到2035年建成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60万人;远景规划1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
    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优越,公共服务高效 
   
淮州新城政务服务中心
    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成渝经济圈和成德绵乐经济带主轴线上,“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和支撑点上,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节点。距离亚洲最大的成都国际铁路港、蓉欧快铁始发站28公里,距离天府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距离双流国际机场仅45分钟车程。
交通路网发达。紧邻成都中心城区,北联国际铁路港,西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南靠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京昆、沪蓉、成渝、成德南等6条高速公路交织环绕;成金青、成金、新青金等多条快速路通达八方,地铁24、34、35、38号线快速串联,达成铁路、成遂渝高铁、成渝铁路穿境而过。依托成都(金堂)通用航空机场和地处成德绵与成遂渝经济轴、铁路港与新空港之间的黄金区位,正加快规划建设成都通用航空港和淮州新城铁路物流港。
    要素保障完善。供水:日供水能力8万吨,居民用水价格为3.05元/吨,非居民用水价格为3.8元/吨,特种行业用水为6元/吨。供电:配套建设110KV变电站3座,220KV变电站1座,工业用电均价0.62元/千瓦时,居民用电均价0.54元/千瓦时。供气:中石油、中石化输气干线穿境而过日供气能力达110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气价格1.98元/立方米,非居民生活用气2.44元/立方米。供热:国电金堂电厂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压力0.8—1.0兆帕、温度180°—200°的蒸汽,价格179元/吨。 
   
淮州新城 项目
    产业扶持充分。淮州新城在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壮大、鼓励企业创新等方面出台了扶持政策,建立了专项产业基金,支持以通用航空、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统筹财政资金30亿元,对落户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给予专项扶持。
    人力资源丰富。成都现有高等院校56所,有门类齐全的中等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125所,是中国西部人才和科技的重要基地,各类人才总量列全国第四、西部地区第一,教育竞争力列中西部第一名。淮州新城以成都高端人才为依托,坐拥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西南交大希望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成都技师学院金堂分院等4所大学,设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5家,年培训技术人才1.5万人以上,适龄劳动力充足。
    生活配套完善。淮州新城是成都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成都后花园,是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的重要节点。酒店、写字楼、学校、医院、人才公寓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拥有五星级标准的恒大国际会议中心、观岭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华西附属医院、万达广场等高端生活休闲配套设施。
    政务服务完备。淮州新城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绿色通道,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产业现状—产业支撑强劲、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发展 
   
淮州新城工业区建设实景
    淮州新城围绕通用航空、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进行布局,目前,已建成面积25.8平方公里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包括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10平方公里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和10平方公里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成都通用航空机场是成都唯一获得军方、民航等单位批复的一类通用机场(全省仅2个),市委市政府确定打造的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的“补给港”,成都国际航空文化节举办地和会展中心,全省通用航空研发、设计、制造、运营全产业链聚集发展的千亿级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成全省通用航空机场的枢纽机场。目前长800米、宽25米过渡跑道已建成投运,总投资7.9亿元的机场建设预计2018年10月建成投运。正在积极筹备“2018中国成都国际航空文化节”。
    成都通用航空产业园10平方公里内8条主干道路正在加快建设,2017年12月形成3200亩项目承载能力,2018年5月再形成2000亩项目承载能力。已引进总投资70亿元的法国空客直升机整机项目、投资5亿元的德中通航运营基地项目、投资1亿元的中航611所翼龙无人机试飞项目等11个通航项目,总投资124.5亿元。驼峰通航等4个项目建成投运。 
   
淮洲新城
    智能制造:目前已引进总投资200亿元的协鑫同捷新能源项目、投资15亿元的康力电梯等项目15个。正在加快推动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轻量化材料制造等产业成链发展。
    节能环保: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以中节能集团、环能德美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已入驻投资30亿元的巴莫科技、投资30亿元的士兰电子等亿元以上节能环保项目159个,总投资683亿元。
    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环保产业示范园区、中国环保装备(成都)制造基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
    招商领域—主导产业明确、投资空间巨大
    瞄准“六类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通航航空、智能制造、节能环保3大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做大通用航空产业。重点发展飞行器整机(含关键装备和专用装备)制造、通航运营(含旅游、租赁和维修等)服务、通航公共服务、通航教育培训和会展服务等。
    做强智能制造产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型工业网络设备和系统、增材制造装备和智能测控装置等。
    做优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环保产品、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等。

特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