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倩)今天,采访团来到了我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古城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这里不仅是旅游地,也是春节的发源地。
据了解,春节的来由源于西汉天文学家、阆中人落下闳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确立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由此孕育了绵延千年的华夏春节文明。阆中至今仍保存着亮花鞋、舞草龙、游百病等众多春节民俗活动,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上具有标本意义,被中国民协确定为春节文化发源地。
如今,在阆中建有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园外设有年街,园内以春节文化为轴,分布汉阙大门、春节文化广场、落下闳纪念广场、十二生肖大道、春节文化馆,春芳、夏荷、秋枫、冬竹等四处园林景观分布其间。高4.5米、直径3米、重15吨的春节福钟被誉为“中国第一钟”。
![]() |
落下闳作为一位民间学者,应诏参加治历的时间大约是在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由同乡阆中人谯隆(上林令,后为侍中)和司马迁推荐,应诏以待诏太史身份入长安,参加历法改革,承担了治历中的推算工程,创制了中外闻名的浑天仪,奠定了浑天说的科学基础。
此外,2004年9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阆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落下闳小行星”命名仪式;2017年,四川率先启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阆中落下闳作为唯一一位天文学家成功入选四川首批历史名人。
原标题:走进春节文化发源地 阆中落下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