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名城
深挖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融入城市血液
文化,是一个城市活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最有特色的资源。
2017年12月29日晚,“春天序曲——法国新欧洲交响音乐会”在德阳市演艺中心激情奏响。50多位法国艺术家倾情演绎的中外名曲,不仅让德阳观众感受了一场无与伦比的音乐盛宴,更是拉开了为期3个月的第三届德阳音乐季系列公益文化活动的大幕。
而盘点2017年德阳的文化盛事,“魅力中国城”竞演、“三星堆&丝绸之路”中国文化遗产峰会暨三星堆3D动画巨作发布会、三星堆戏剧季……让人记忆犹新。
德阳,一座因工业而生的城市,骨子里有着钢铁般的硬气。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德阳不仅拥有三星堆文明遗址、白马关庞统祠等三国遗踪、“一门三孝”德孝城等文化胜地,而且还有张浚、张栻、李调元、“铜山三苏”、秦宓等灿若星辰的名人巨匠。当工业这股硬气遇上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二者便碰撞出了别样的德阳文化“气质”。
作为孝文化发源地,旌阳区孝泉镇上九会传承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享有“中国雪茄之乡”美誉的什邡,着力打造“盛世茄(家)园”和中国雪茄第一城;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全地形车锦标赛比赛,罗江欲成就白马关体育小镇的品牌;年画节年年举办,年年火爆,全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名扬海内外……如今,德阳全域均在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目前,德阳正通过国际化的故事、商业化的运作模式、现代化的拍摄制作手段,与国际国内顶尖团队合作,开发以三星堆为题材的文化影视产业,全力打造三星堆文化产业链。深度挖掘儒家文化、三国文化、绵竹年画等特色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国际化的文旅小镇,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城市建设等结合起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成都北部新城
成德同城化发展 加快形成大城市格局
德阳是距成都最近的地级市。实施成德同城化既是德阳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又是德阳走向辉煌的根本路径。
德阳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成德同城化发展定位为全市“一号工程”,全方位全领域推进与成都区域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产业布局、政策机制“六个协同”。
推进区域规划协同,科学编制“1+9”成德一体规划体系。推进交通建设协同,全力构建无缝对接、全域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成德动车已实现公交化运营,23分钟直达成都,连接成都德阳的城市主轴“天府大道北延线”已开工建设。推进通信设施协同,加快成德信息高速网络建设,实现两地市民网络服务、智慧服务、通话资费同等享受,2017年成德两市正式取消通讯漫游费、长途电话费、区间费等。推进城市品质功能协同,强化功能配套、服务提升,着力把德阳建设成为优质教育卫生资源的聚集区。推进产业布局协同,坚持错位发展、集聚发展、成链发展,精准对接成都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综合物流优势,把德阳建设成为成都的制造基地和孵化基地、产业疏解基地和服务基地,成德工业园建成区面积已达7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8亿元。推进政策机制协同,加快成德绵创新带建设,完善政策共享机制,实现互认共享。
坚持“对外成德同城化、对内全域城镇化”,以城市品质协同为目标,德阳坚持城市建设与成都同标,城市功能与成都同质,高标准打造中心城市,高质量打造宜居县城,高要求打造特色小镇,高品质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全力推进成德一体化,以此引领区域强劲发展。
未来,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营将实现10分钟一趟;纵贯德阳、成都、眉山的150公里城市主轴天府大道将建成……高端化产业创新聚集区域、高素质人才就业聚集基地、高品质宜居宜商人居环境的德阳将靓丽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