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四位一体”建区域中心城市

2018年01月11日 06:44:58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严开川 郑军 编辑:许成嵩
  产城融合一体化 以产兴城增强城市实力

  2017年2月,达州人邓世辉辞掉了在深圳从事9年的电梯销售工作,回到家乡达州市大竹县,如今在西南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为什么选择回乡?邓世辉说,漂泊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如今家乡产业发展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跟深圳一样的工作,“为什么不回来呢?”

  像邓世辉一样的返乡就(创)业的达州人越来越多,据达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统计,达州市外流人口从5年前的10万人以上降到如今的2万人左右。

  综观全市,以产促城,以城兴业,达州以建设“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为统领,推动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加快建设宜商宜业城市。

  达州的地底下,3.8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和优质矿产资源点燃了“巴人故里”的生机。达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时势布局“1+ 7”产业园区,具备了逐鹿区域中心大城市的天时地利。其中,达州经开区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速向千亿产业园区迈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组团。

  开江县立足毗邻万州黄金水道和现有产业基础,致力打造西部健康家电产业制造中心和成渝西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大竹县、渠县发挥地缘和产业基础优势,配套重庆发展,做强新兴产业支撑,建成融入重庆发展先行区。

  万源市、宣汉县抓住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机遇,用好生态旅游和地学科普旅游资源,创建国家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新村建设路子。达州市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53个,有6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两村入选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速发展,建成运行红星美凯龙、罗浮城市广场等“十亿级”商贸区,物流、商贸、金融、文化、职教、信息“六大高地”正加速形成。

  管理服务一体化 精细治理提高管理水平

  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病”成为达州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好‘里子’问题。”达州向城市“脏乱差”宣战,成立了“五治办”,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专门治疗城市五类顽疾,包括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

  “五治”工程注重疏堵结合、建管并重,在严格整治的同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城区农贸市场、停车场、洗车场建设和升级改造,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从源头上解决摊点乱摆、车辆乱停等突出问题。

  不仅治,还要美。通过绿化、美化、亮化“三化工程”,精准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加快绿色建筑实施进度,让建筑更加节能环保。2017年以来达州市已开工绿色建筑112.1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72.64万平方米。

  聚焦群众最为关注的空气、水、土壤污染等重点领域,突出达钢“白烟”整治、城市污水达标排放等重点环节,着力让市民生活在“蓝天碧水”之中。2017年达州空气质量达标率83.6%,市民的居住环境持续趋优。

  为提升管理水平,达州创造条件建设智慧城市。与电信企业合作,统筹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建设云计算中心、智慧交通和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城市发展向规划建设信息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市政管理智慧化迈进。

  另外,创新体制推进精细服务。理顺市、区管理体制,下放市政、园林、供水、垃圾处理等管理权限,责权利、规建管一致加强城市管理。实行建管分离,推行城市管理服务外包,成功引进北京京环集团进驻达州,城市保洁大为改观。